一、老年人移动设备的交互特征分析与改进方案
- 国内外研究现状
联合国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将老年人口界定为“60岁及以上人口”[7],这就是“联合国规定60岁及以上人口为老年人口”的来源。
2015年9月9日,国际助老会发布了名为《2015全球老龄事业观察指数》的报 告。报告指出:“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约9.01亿,占世界人口12.3%。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6.5%。全球范围内,60岁以上的人口数如今已超过5岁以下儿童的人口数,到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超过15岁以下的人口数,从大约6亿增至20 亿。”[15]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6]按照老龄化社会的判断标准(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或者60 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0%[5]),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数量在逐年增加。
国外的交互设计相对比较成熟,在视觉、产品等领域都起了很大的影响力,也形成了相应的学科领域,理论基础也比较扎实,有自己的方法。但是关于交互设计的研究,在国内起步比较晚,几乎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专门研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兴趣去研究,比如由部分高校内设计专业老师主导进行的一些研究。所以目前成果也不是特别显著,这一方面做的还不错的如广州美术学院等。此外,一些实力比较强的IT公司也有目的地设置了一些研究交互设计的微型机构。[9]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联网设备的普及大大拓宽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人机交流成为工作生活中的常态,与此同时,网页交互、手机交互、虚拟现实等在这一浪潮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中国,处于经济发展前沿的北上广都纷纷成立了创新工场、青蛙设计、洛可可、Rigo Desgin等交互设计机构。虽然总的来说,国内交互设计的发展落后于国外,对该领域的研究也相对落后,随之而来的实践也方兴未艾,但是随着交互设计这一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多的交互设计技术被人们运用到了工业与产品设计领域,如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老年人远程医疗设备等。
(二)研究主要成果
交互设计领域的主要成果,主要分为交互产品逻辑设计、交互产品界面设计以及现在吸引众多研究人员的用户体验三个方面。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国外的交互设计实践不断探索,使得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电子设备如 Ipad、智能手机、ATM 机以及各种网络资源都包含着交互设计的成果。[1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人机视角下开发的老年技术旨在设计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支持认知和物理监测,并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市场已经提供了几种旨在提高认知技能的便捷游戏设备[3]。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