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全景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文献综述

 2022-08-19 14:34:44


  • 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全景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0年,Yingen Xiong 和Kari Pulli提出了一种快速拼接方法,针对在手机上浏览全景图时,使用小存储器将一组源图像组合成全景图像。在这种方法中,色彩校正减少了源图像的色差并且平衡了整个图像序列中的颜色和亮度,在相邻图像之间重叠区域中找到最佳连接点,将它们合并在一起,图像混合,平滑颜色转变并隐藏可见的接缝和缝合伪像。但该方法只适用于小储存器的手机,在电脑上制作全景图时,无法达到更高的质量。

来源:参考文献[15]

2018年,苏群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角度分割的 360 全景图的显著性算法。采用立方体投影(cube)方式,通过把球面上的点径向投影到外切球体的立方体的 6 个面上,然后展开 6 个面而获得的,有效地去除上下两边畸变的影响。相比于上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制作质量更高的全景图,但速度可能相对较慢。

来源:参考文献[9]

同年,蔡成涛等人,提出一种 E-D-YOLO全景多目标实时检测方法。通过不同环境下的对比实验,表明了该方法具有优秀快速 性、良好的准确性和鲁棒性。适用于对速度和准确度同时有要求的场景,如关键敏感地带的实时监控,以及复杂作战环境下装 甲车,结合全景视觉快速发现周围可疑目标,并做出相应回应以排除危险。该方法可用范围相对较广,比起之前的方法,全景图渲染更加迅速,识别也更加迅速,但是质量有待提高。

来源:参考文献[13]

2018年,周文涛等人实现无人机航拍球面全景图技术[5],针对常用的无人机拍摄平台拍摄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受到无人机飞行高度、所携带的数码相机焦距、成像效果以及高空间分辨率的限制,导致获取的单张图片的视野范围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配准与拼接多张具有重叠区域影像的方式得到全景效果图。

来源:参考文献[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