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的人体脊柱侧弯监测与远程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2022-10-23 10:03:35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1. 互联网 医疗

“互联网 医疗”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的总称。全球新一轮的“互联网 医疗”发展热潮主要由中美两国共同引领,其中又以美国表现的更为突出。为控制逐年递增的医疗费用,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动信息技术在整个医疗领域进行应用,并通过建立整体协调部门、制定专项发展计划、出台配套法律等措施,保障相关应用发展。尤其在《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 of 2010)颁布之后,以服务价值为导向的医疗付费模式成为主流,商业保险、医疗机构、医生都迫切需要通过适当手段降低医疗费用,这也使得“互联网 医疗”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领域。在应用方面,美国“互联网 医疗”已基本覆盖医疗服务各个环节,并针对特定病种开展远程诊断服务。美国商业保险公司通过改善药物依赖性,矫正不良生活习惯及减少非必要急诊等方式,已实现对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就国内而言,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在宏观政策及技术发展的共同推动之下,我国“互联网 医疗”应用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这些应用的开展,对于缓解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供实时、便捷、优质的便民惠民服务,改善就医体验和缓解医患矛盾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相比于传统医疗,在互联网时代下,患者足不出户便能和医生进行详细的交流沟通,在电脑前或者移动设备上就可以完成病情诊断,开具医嘱。这样极大的便利了医疗产业,同时减少出行,也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发展的时代精神。

2. 系统架构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软件系统通常采取三层架构,即表现层(User Interface layer)、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区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内聚低耦合”。其中:

UI(表现层):主要是指与用户交互的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和显示处理后用户需要的数据。

BLL(业务逻辑层):UI层和DAL层之间的桥梁,包含验证、计算、业务规则等各项业务逻辑。

DAL(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打交道,主要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改、查。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提交给业务层,同时将业务层处理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当然这些操作都是基于UI层的。用户的需求反映给界面(UI),UI反映给BLL,BLL反映给DAL,DAL进行数据的操作,操作后再一一返回,直到将用户所需数据反馈给用户。

三层架构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