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得到持续提升。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我国的城市化率截止 2020 年,我国的常住人口城市化将达到60%[1]。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小区的数量和规模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因此给小区物业的管理带来了复杂多样的问题,主要有居民的缴费、停车、房屋的装修甚至出租出借等,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而管理职责不清、角色混乱等问题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不能只单单靠社会委员会的手动工作来解决。人工的管理随着小区规模的扩大,暴露出了信息的滞后,数据量小、安全性及可靠性差,信息共享困难等重重难题[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渐成熟,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已经深入人心。结合计算机开发一套小区物业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3]。高质量的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系统功能一般根据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用户角色进行分类,经过对不同角色用户调研后确定不同用户的功能需求,然后划分功能。这不仅使得系统内的功能划分清晰,功能齐全,还使得系统的界面针对不同的用户角色提供不同的界面,使得界面易操作,从而促进了物业系统用户的效率,进而促进小区的快速发展[4]。
保证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收入的最大化永远是物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系统管理手段,同时加上先进的管理理论,最终使小区管理现代化、智能化是现代物业的重要目标,将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与现代的管理思想相结合,建立现代的智能小区是物业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5]。
- 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内在物业管理发展水平尤其是物业管理系统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技术不够成熟。物业管理行业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英国,作为现代工业革命的起源地,英国的经济迅速腾飞[6]。与此同时,城市的繁荣发展也使得流动人口聚集在大城市,生活条件提升的同时,群众对住房的要求在安全条件,服务质量方面越来越高[7]。物业管理水平的发展离不开物业管理的理念与制度,还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在物业管理的理念和制度方面,瑞典拥有较为先进的物业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技术,瑞典政府倡导建房时间要少于管理时间,他们把物业的管理工作看的十分重要,这使得他们逐步形成了健全的管理制度[8]。
世界上第一座由计算机构成的信息化大楼,就是在1984年,由美国的一个市政府支持,这栋大楼安装了一系列当时科技水平前沿的设备,如电梯,监控等等,给用户提供各种业务服务[9]。这是物业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里程碑,这座大楼也成为现代物业管理的起源地标志[10]。这栋大楼的竣工得益于美国当时处于世界前沿的计算机水平。
国内的物业管理首先起源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我国第一种用于专门管理物业的软件于19世纪90 年代中期,出现在深圳[11]。因为我国的计算机水平是有限的,而且在物业管理方面比其他国家起步晚,并且技术落后,所以导致在物业管理系统没研究出来的很大一段时间内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例如填写维修单、水电费单、车辆管理单等与物业相关的表单,填写完成后再收集整理最后送给相关管理部门[12]。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