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照明控制电路的开发文献综述

 2022-09-22 11:46:12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起初,汽车照明系统的主要关注点是照明,但是现在汽车照明系统在乘客安全和信号方面挥着关键作用。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强调了车辆照明系统的多用途和最小的能源消耗。车辆的现代照明技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功耗最小。此外,电动汽车的惊人发展使得这项工作变得更加容易[1]。

在汽车工业开始的时候,像油这样的燃料被用于照明,一辆汽车没有保持完全电气化的系统。HID前照灯发明后,尽管HID大量用于前照灯,但LED在21世纪的头十年取代了HID灯[2]。LED本质上为一个半导体发光器件,光效高、寿命长、体积小、开关时间短[3],LED电致发光的本质特性在运用到汽车照明时会呈现出诸多优势,弥补传统光源在亮度、寿命以及照明灵活性上的不足,为汽车照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OLED在透明性、可弯曲性和多颜色问题上的提高,其也将逐步被应用与汽车的尾灯上,对于激光光源,在提高光效和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其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前照灯光源。汽车照明在实现绿色、环保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朝着更安全、更舒适、更美观的方向发展[4]。

汽车电子技术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成熟,汽车上的各种电子装置也日新月异。汽车厂商也根据市场的需求,广泛地使用电子系统还有半导体集成电路用于汽车电子方面。电子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讯也随着汽车上的元器件的增多变得愈来愈复杂和多样化,如果系统中线束增多,将导致严重的负载,消耗更多的能量,如果应用CAN/LIN总线技术,可以成功的将线束问题解决[5]。

采用总线技术后,车辆上的电子设备与装置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网络,称为车载网络,实现了信息的共享。这样既减少了线束,又可以更好地控制和协调汽车的各个系统,使车辆性能达到最佳[6]。总结起来,总线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减少线束,部分线束变细,节省车内空间,并节约了制造成本;(2)车辆传感器共享,可以实现控制器和执行器的就近原则,减少线束长度,单个线束所承载的功能增加;(3)减少了车辆的装配时间;(4)车辆功能增加或减少,可以通过软件来改变,增加了车辆的开发余地;(5)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

就目前来看,CAN/LIN数据总线的广泛的应用,使得线束的界限变得更加简单,其结构也更加紧凑,这使得车身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住了最佳重量,同时也是科技上的一大创新和进步,因为社会在不停的前进与发达[7]。

CAN总线即控制器局域网,是由德国Bosch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数字信号通信协议,目的是实现汽车上数量众多的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它属于总线式串行通信网络[8]。CAN总线将主机的常规测试与控制功能分散到现场各个相关节点来实现,以突出主机的控制和管理功能。

目前,CAN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相关的技术标准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在汽车领域也得到了全面的推广,CAN总线已广泛应用在汽车车身及动力传动控制系统中[9]。但是传感器、执行部件等应用环境,所执行的性能指标较低,对宽带、功能等的要求不高,安装成本较高的CAN总线并不经济。于是专家在CAN总线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LIN低端车控网络,在保证成本最低的条件下使车控网络简单化、层次化,充分满足低端车控系统的应用需求[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