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我国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引入时间相对较晚,虽然供应链管理思想在最初曾经引起了中国服装企业的高度关注,但是对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策略的认识仅仅停留表面,没有深入认识和理解,同时对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策略的理解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因此我国在供应链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我国的大多数服装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库存管理方式的落后、供应链管理缺乏信息技术支持、供应商考核方式过于主观等。而H公司的供应链结构是以订单为导向的拉式供应链结构,在收到客户订单后,向供应商下订单来生产产品,产品生产完成后送到客户手中,若涉及自主品牌,经销商和代理商属于客户,产品会经由客户的加盟店、专卖店把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中。H公司的自主开发设计阶段是基于对服装历年销售数据进行预测,同样的,客户亦是通过往年消费者购买记录预测需要进购的数量。在采购阶段H公司常常会将一些用量较大的原料进行战略采购,因为并没有和供应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以要考虑到供应商缺少库存而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故采购通常在订单下达前完成,但预测总是有一定的主观性,一旦市场风向转变,就会陷入库存堆积的风险中。目前H公司的销售的服装中仍存在一些款式是属于买断型,公司和加盟商或代理商之间缺乏共同的利益,导致公司在收集该类款式的消费者的反馈信息时总是存在时效性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服装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研究如下:
北京化工大学的肖杨扬认为:中国的服装加工都是以劳动密集型型为主,以低廉的人工成本和原料成本赢得价格上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只是暂时的,中国的制衣和服装零售业要想在全球供应链的大环境下有所发展,必须整合生产和销售过程,提高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能力[1]。H公司想要成为业界标杆也势必减少其在生产、销售等环节中不必要的等待时间;西南交通大学的颜科谈到:供应链所有的环节体现了原材料成为消费者手中拿到的最终产品的全部过程,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能够实现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互动,在此过程中,物料、资金、信息等要素实现了流动[2]。浙江工业大学的陈燕认为供应商是整个采购供应链的核心,是采购环节效率和品质的保证。但为了节省采购成本很多服装企业对常用的一些面料、染料进行大规模采购,同时控制库存成本不超过一定限度,使得库存管理的复杂程度增加,时间等成本增加[3]。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整套的科学选择供应商的流程,通过有效数据的支持,定量、定性的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分析,择优选择新进供应商或发掘现有供应商的合作潜力,不断探索与供应商的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提高供应商的质量,并巩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Yue Cong, Yaqin Zhen认为产品的销售与客户信息的收集可通过当今的社交平台如微信之类的社交软件实现,从而减少中间商流通的环节[4]。这样能避免过多的中间花费,也能即时对库存进行合理采购和清除,H公司在线上的营销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服装行业的产品贸易通常时间周期短、波动性高,难以预测,Margaret Bruce and Lucy Daly通过对这些特点进行论述,明确了以精益、极速供应链为优化目标作为服装企业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缩短产品交付期的解决方案[5]。梁秋龙基于传统的二维物料分类方法从三个维度对物料进行分类,对各类物料实施差异化采购策略[6]。汪应洛用系统动力模型模拟产业链的运作,对供应链模型构建提出了新角度[7]。温渊论述到:以通过建立或完善严格的订货机制、储运机制、配货机制、调货机制制度和机构统一、人员统一、制度统一、资金统一的管理方法将会大大减少供应链的运转成本[8]。H公司同样在这些机制方面有待完善。Leticia Gabriela Galatti认为快时尚的服装公司,供应链的运转周期是其加快产品流通的关键[9]。青岛大学的陈迪认为信息共享的方式,可以实现服装企业线上线下渠道协同优化[10]。在研究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问题中,胡静莹将采购和库存管理作为优化重点,提出利益共享机制下上下游的资源共享是节省成本的关键[11]。周三元、张向阳认为在服装供应链中存在着各节点成员逐步放大下游需求订单现象,使得大量产品滞销[12]。重庆大学的杨光提出用软件仿真的方式将超市供应链体系中的在途库存和门店订单进行模拟,作为供应链优化依据[13]。在采购成本的控制研究中,孙明霞从供应商谈判到物料分类间的环节进行优化,减少了相应的协商成本,使得物料分类更便捷[14]。
企业的库存管理一直是个重点,邓华认为可将物料采购和分类结合,实现物料的差异化管理,从而降低库存管理费用[15]。如何消化服装库存是当下服装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江玉杰基于JMI管理模式研究了随机需求下由制造商、销售商所组成的二级服装供应链库存问题,并通过案例对其有效性进行了科学分析[16]。在赵振君的文章中,他基于 ABC 分类法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服装产品进行了分类,根据服装产品类型的不同进行需求预测提出了库存控制策略[17]。新的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出现为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指导。李有科、郝良彬在他们的文章中简述了 RFID 的基本原理,并重点分析了 RFID 对存储、制造商、运输、零售商、顾客等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影响[18]。
参考文献:
[1]肖杨扬.GAP集团的供应链管理对服装零售业的启示[J].全国商情,2016(35):3-4.
[2]颜科. OTC服装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3]陈燕. 服装行业供应链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
[4]Yue Cong, Yaqin Zheng,Study on Operation Mode of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in WeChat Business Environment,Journal of Serv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17,10, 330-337.
[5] Bruce M, Daly L, Towers N. Lean or agile: A solution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textiles and clothing indus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mp;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4, 24(24):151-170.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