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脱硫烟气消白换热器的设计文献综述

 2023-04-10 17:02:31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截至2018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90012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14408万千瓦,其中煤电发电量约占火电发电量的91%,尽管有更多的新型发电方式被应用,但现阶段燃煤发电依旧占据很大的中国发电市场份额。

早期的燃煤发电产生了很多的环境污染,经过众多的改良,大多数燃煤电厂使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的方法消除可能出现的含硫污染物,现如今,我国在电厂污染排放物治理方面已经有了极大成果,燃煤电厂的排放烟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大大降低,但由于采用湿法脱硫,导致排放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湿烟气直接排放入大气中,与外界的冷空气混合后冷凝形成小液滴,形成湿烟羽,湿烟羽一般呈白色,又被称为白烟。

由于白色烟羽携带有一定的可溶性盐、可凝结颗粒物等污染物,我国上海市、天津市、河北省、浙江省等明确提出要消除湿烟羽。

白色烟羽的治理的技术路线的核心是通过降低烟气的相对湿度或提高烟气的排放温度,避免烟气在降温过程中产生水汽的冷凝现象。

具体有三种方式:烟气再热法;烟气冷凝法;烟气冷凝再热复合法。

烟气消白系统中,换热器的存在对于烟气的相对湿度或排放温度的改变提供了场所,使得白色烟羽的治理变得可行。

对于其中的烟气冷凝器而言,烟气的余热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可用于脱硫废水的处理,保证烟气热量的充分利用。

因此,在控制污染和改善视觉效果的同时,烟气消白也是一种有效的节能降源和避免资源浪费的手段。

1.2国内外研究现状首先,根据湿烟羽的产生机理的探究[14],如图1所示,经湿法脱硫后的饱和湿烟气由烟囱排出后,在与环境空气 混合过程中,湿烟气的温度和含湿量迅速降低,对应到图1 中的 A 点→D 点→B 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