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高温多轴疲劳损伤是超-超临界机组[1-3]高温部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最主要的损伤形式之一,尤其是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调整,造成超-超临界机组高温部件要承受更加频繁的多轴疲劳载荷[4],从而造成了许多不可预测的失效[5-6],而国内外对此并没有设计相关标准。
因此研究高温多轴疲劳载荷下P92钢的力学行为对超-超临界机组的合理设计和可靠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拟研究超-超临界机组常用材料P92钢在不同相位角下的高温多轴循环变形行为及寿命,探明高温下不同相位角对P92钢多轴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在过去几十年中,许多研究报道了高温多轴疲劳载荷下合金的力学行为,如316LN不锈钢[8],50CrVA弹簧钢10],2A12铝合金[11],P92钢[12-16],TiAl合金[17],GH4169高温合金[4,18]等。
随着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的超超临界机组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而P92钢是近年来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系统的关键材料[1]。
Zhang[17]等人通过实验研究了TiAl合金在复合拉伸-扭转(CTT)疲劳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施加的疲劳载荷包含非零平均应力分量和相位角分量。
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试样的断口,研究多轴疲劳寿命与失效行为的对应关系。
对Susmel和Lazzarin (S-L)疲劳准则进行了评述,并对其固有缺陷进行了修正,同时,引入修正因子,使修正后的Whler曲线法(MWCM)可用于多变量加载下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