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故此,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外墙保温技术最早起源于欧洲,我 国是从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试点,并将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但目前的建筑节能水平 ,还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仍是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的 3~5倍。所以建筑节能还是本世纪我 国建筑业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住宅建设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 引进开发了许多新型的节能技术和材料,在住宅建筑中大力推广使用。然而,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在广泛使用以降低建筑整体能耗的过程中,保温材料也带来了火灾隐患,例2009年2月9日晚20时许,中央电视台新址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工地发生火灾,高159米的整个建筑的东、西侧外墙装修材料全部过火,面积数万平方米。除了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人为原因外,大楼保温层使用的新型节能保温材料的快速燃烧,是火势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除央视附属大楼外,今年以来已经发生多起火灾,都与外墙保温有关。如:4月1日济南在建的全运场馆火灾,4月6日中国科技馆新馆火灾,4月19日南京中环国际广场火灾,等等。当前,我国正大力提倡节能建设,而推广节能建筑,就是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的节约能源措施之一。200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规定,“十一五”期问,我国新建建筑要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山东省从2006年6月1日开始,城市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的标准,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65%的标准。其中,“增加外墙保温层以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措施。但是由于多数建筑采用的外墙保温材料易燃、可燃,已成为引发城市建筑火灾的主要危险源之一。目前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中广泛采用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聚氨酯硬泡占据我国外保温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也是影响外保温系统防火安全性能的关键材料,按照《标准》中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外保温系统整体的燃烧性能等级评定。因此,本课题拟开展对于热固性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的研究。
2.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分类:
用于建筑外墙的保温材料主要包括3大类,一类是以矿物棉和玻璃棉为主的无机保温材料,通常认定为不燃性材料;一类是以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为主的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通常认定为难燃性材料;另一类是以聚苯板(热塑性)和聚氨酯(热固性)为主的有机保温材料,通常认定为可燃性材料。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凡是在高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一NH— CO—O—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通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以异氰酸酯 (A料)和聚醚多元醇 (B料)为主要原料,再配以其它少量的添加剂和辅料 (发泡剂、催化剂、阻燃剂等)经高速搅拌混合 ,在固定的容器中反应生成连续的发泡聚合体。根据所用的原料和配方的不同,可做成实心和膨胀发泡两种 ,发泡的可制成软质、半硬质和硬质以及特殊泡沫塑料。目前在建筑物墙体保温中大都用的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是聚氨酯合成材料主要品种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多孔性,因而相对密度小、比强度高。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聚氨酯泡沫塑料在火灾时能放出使人窒息死亡的毒气,特别是近年来已在一些场所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文章通过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特性的分析,探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防火措施,并提出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燃烧性能分级。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现行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即《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于2006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并于2007年3月实施。该体系指导材料在新的分级体系采用欧盟分级标准体系的技术内容,体系名称调整为“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标准号为GB 8624-200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