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全要素土地信息的获取是支撑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研究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将进一步丰富土地信息,增强土地信息的可视度,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无人机倾斜摄影及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梳理、总结了相关文献,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无人机倾斜摄影;土地资源管理;三维建模
1 前言
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领域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颠覆了以往正射影像只能从垂直角度拍摄的局限,从一个垂直、四个倾斜等五个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涵盖了顶视和侧立面信息,实现了对地位目标的全面覆盖,将用户引入了符合人眼视觉的真实直观世界。真实的3D影像信息极大地适应了土地资源管理的需求。传统的测绘手段费时费力,而遥感解译由于受到天气、空域、卫星过境等影响,存在时效性不强,分辨率不高等问题。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不仅能够高效、快速地获取土地的高分辨率影像,而且可以生成高精度、可量测的实景三维模型和真正射影像,进而实现对违法建筑的全方位排查、科学取证和非接触性量测。节省了人力投入,降低了工作强度,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
2.1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概念及作业要点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为当前国际测绘遥感领域中新兴发展的一项技术,其实质是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个传感器,同时从多个角度对地物进行拍摄,使得获取的地物信息更完整、更全面。倾斜摄影技术主要从垂直、倾斜角度对地物进行摄影。其中,以垂直于地表水平面的角度对地拍摄获取的影像为正片(一组影像),倾斜角度主要以传感器与地面的水平线成一定的角度对地进行摄影,获取的影像称为斜片(四组影像)。
倾斜摄影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飞行平台、工作人员和仪器。其中飞行平台为无人机;工作人员为地面指挥人员;仪器包括传感器和姿态定位系统。传感器主要是多头相机(用于多角度拍摄)和GPS定位装置,姿态定位系统主要记录相机在曝光瞬间时的姿态。拍摄倾斜摄影的航线采取的是专用航线设计的航线。航线在设计的过程中,一般设置30%的旁向重叠度,66%的航向重叠度。目前,要对模型进行自动化生成,因此旁向重叠度需要达到50%,且航向重叠度需要达到70%。在航线设计软件生成的飞行计划文件中,包含飞行路线、各个相机的曝光点位置坐标。在无人机实际飞行的过程中,各个相机会自动根据对应的曝光点坐标进行曝光拍摄。获得数据之后,还需要现场对获取的影像进行逐一检查。对于不合格的测区需要补飞,重新拍摄,直至拍摄的影像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在检查完成之后,需要对合格的影像进行匀光匀色的处理。由于在飞行的过程中存在光照角度、空间上的不一致,影像之间会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有差异的影像进行处理,直至符合所需要的要求。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