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遥感变化检测文献综述

 2022-08-02 15:32:57

南京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遥感变化检测文献综述

1 引言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也是最能直接体现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因子之一。遥感技术具有实时、快速、覆盖范围广、多光谱、周期性的特点,给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检测提供了理想的数据基础。变化检测是遥感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目前遥感应用方法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是通过观测不同时间的目标对象来确定其在状态上的差异过程;具有多时相数据量化分析时间影像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日新月异,如何快速、高效的获取变化信息已经成为LUCC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

近几年由于遥感技术的发展,新的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出现、相关软件平台的完善,遥感监测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不断的深化和细化,遥感土地利用监测正在从宏观性向围观性的方向转变、辅助性的手段正在向常规性的手段发展、监测和规划管理的分离正在向一体化或数据成果的共融性方面发展。

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动态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为宏观管理提供依据;(2)保持土地利用有关数据的现势性,保证信息能不断得到更新;(3)能够反映规划实施状况,为规划信息系统及时反馈创造条件;(4)及时发现违反土地管理法规的行为,为土地监察提供目标和依据;(5)设置预警界线,为政府制定有效政策与措施提供服务。由此可看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日新月异,如何快速、高效的获取变化信息已经成为LUCC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2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遥感变化检测的发展现状

2.1变化检测的概念

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自然利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索取的力度和消耗的速度,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日益严重的土地问题,人类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话题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 初期主要以人工调查为主,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完全由人工调查完成,效率低下,周期长;
  2. 第二阶段主要以航空相片为主要信息源的监测,以目视判读解译为主,极少量的图像处理辅助,价格昂贵,周期较长;
  3. 现阶段主要以遥感卫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的监测,辅助以地形图、DEM、土地利用详查图等其它资料。

1961年,Rosenfeld第一次发表用数字化的侦查遥感图像进行自动变化检测的论文,至此,变化检测理论和方法成为遥感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不同的应用数据和目的,许多学者对变化检测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变化检测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和定义。Rosenfeld认为图像自动变化检测的基本任务是数据配准,变化检测、定位和变化判别;Mouat认为“遥感变化检测是一个确定和评价各种地表现象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Ashbingu Singh和Peter.J.Deer从广义的角度认为“变化检测就是根据对同一物体或现象不同时间的观测来确定其不同的处理过程”;我国学者赵英时认为“变化检测就是从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中,定量地分析和确定地表变化的特征与过程”。遥感图像变化检测一般指的是以一个时相的遥感图像为参考,检测出另外时相相对参考图像的差异。随着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多样化,变化检测的研究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参考数据不再局限于遥感图像,也可以是数据、地形图以及其他地球空间信息产品。

总的来说,遥感变化检测技术是利用遥感技术比较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从而识别地物发生变化的特征与过程的一种图像处理技术。遥感变化检测包括检测目标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即包括变化的状态、变化的类型和变化的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