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1.双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李林珏在文章中介绍了逆变器的工作方法和拓扑结构图,逆变器有NFT式、分裂电容式、组合式和三相四桥臂式,其控制系统主要是SPWM控制,包括幅值控制、相位控制、系统内环控制和外环反馈电路。刘洋具体分析了微网中的双向逆变器,其拓扑结构包括全桥电路、双buck电路、双boost电路和双buck-boost电路,运行控制包括独立工作模式和并网工作模式。
2.逆变器中的有源功率解耦
对于逆变器的分析,功率解耦是非常重要的。
Hao Wu,Siu-Chung Wong提出了在交直流三端口网络中功率解耦的方法,将交流端口的瞬时功率看成是平均直流功率和二次谐波交流功率的和,而这个二次功率由交流电容存储来补偿,即有,其中是考虑到三端口网络中用来消除开关纹波的滤波电感器的功率,由此功率品衡方程提供功率解耦信息。通过MATLAB仿真,这种解耦方法是可以实现和有效的。
Yi Tang和Frede Blaabjerg以减小逆变器中半导体开关的电流压力为目的提出了体积最小化的单相有源功率解耦电路,以两个去耦电容将全桥臂电路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再将整流电路的中点通过一个滤波电感连接到其中一个桥臂上。这两个去耦电容可以吸收二次纹波功率以防止它影响直流母线,而且还可以使所需的直流母线电容最小化。这种方案通过搭建实物电路和软件仿真的到验证。
孟宪民在研究三相四桥臂逆变器中提出了一种解耦控制的增量法,在负载不平衡的情况下,使逆变器的三相电压输出为三相对称并且能满足幅值为额定值的正弦电压。在每一相串入电压增量,使每相内部之间保持某种内在联系,以实现解耦控制。
Hongbo Li, Kai Zhang在单相大功率PWM整流器中提出一种灵活的有源功率解耦控制方法,电路由第三个桥臂,一个储能电容器和一个平滑电感组成。这是一种高能量存储效率和控制带宽要求较低的拓扑结构,还考虑了交流电源的脉动功率和平滑电感的无功功率。
3双向逆变器设计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