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DG配网充分式微机幅值差动保护研究文献综述

 2022-11-01 14:11:19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1、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含DG配网的保护方案绝大多数还是在保证绝对选择性的前提下进行的研究。主要方法有:

(1)、文献[14]中提到含DG配网故障后切除分布式电源,隔离DG。按照IEEE 1547规约规定,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必须首先切除DG,以保证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DG的正常运行,也削弱了分布式电源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优势。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也限制了对分布式电源的充分利用。

(2)、文献[15]提出限制DG接入容量的办法。由于分布式电源的接人,使配电网中短路电流的流向及分布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到原有保护的配置,会引起保护误动或者由于灵敏度降低而拒动。文章提出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协调性条件下的DG准入容量计算模型和算法。文章建立了在乐观条件和保守条件下计算准入容量优化模型的计算公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DG接入配电网中的容量逐渐增大,只靠限制容量显然不是长久方法。

(3)、文献[16-17]提出加装方向元件的方法。配电网由于DG的引入,使得系统电源和DG之间的上游线路变成双侧电源线路。按传统方法考虑,需要在上游每条线路两端原有的电流保护基础上均加装方向元件,并借助两端通信的方法来满足选择性。

其中文献[16]对传统的加装方向元件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另外两种加装方向元件的方法:方案一对DG上游的线路,只在原有电源侧装设两段式方向电流保护,而对侧不必装设保护将每个保护的I段与其下条馈线保护的I段构成一个通信单元,当下条馈线的I段保护不动作时开放本线路的I段保护,反之,闭锁本线路的I段。这样,本线路I段保护动作且收不到闭锁信号就判为内部故障,在跳开本侧断路器的同时发送遥控信息到对端,使对侧断路器也跳闸,从而将故障隔离。方案二只在DG上游第1条馈线的始端装设一套电流保护,同时,在上游每条馈线末端都加装方向元件。这样,当故障发生时,利用广域网将方向元件检测到的功率方向信息,与始端馈线上装设的那套电流保护的判别结果结合起来,可精确区分出故障区段,保证选择性和全网保护的速动性。

但是对于像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其出力随自然条件变化而随机变化,有可能会出现故障时流过方向元件的短路电流太小进入方向元件动作死区而不能动作的情况,从而导致保护无法正确动作。

(4)、文献[18]提出了给予数字无线电的纵联保护方案。数字无线电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方式以提供纵联保护在配电网的数字通信。它有能力发送较短或中等距离的允许、闭锁、跳闸信号。纵联保护利用通信通道在线路两端的继电器之间发送信息,并且通常用于网络化线路。含DG的配电网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辐射状布局,所以在配电线路上也可以使用纵联保护。

(5)、文献[19]提出计及DG特性的自适应电流保护。已有的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及故障类型,在线计算出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值,然后按照躲开该电流值的原则对保护进行实时整定。由此得到的在线整定值可以表示为:, :为系统等值相电势;为系统等值阻抗;为被保护线路阻抗;为故障类型系数;为可靠系数。该整定方法没有考虑逆变型DG(IIDG)接入的情况,当系统中接入逆变型DG后,这种整定方法可能遇到一些问题。因此,根据不同短路故障情况下,文献提出了新的自适应电流方法:当保护背侧没有接IIDG时,按传统自适应电流方法即可。当保护背侧接有IIDG时,可以仍然按照已有的没有考虑IIDG接人情况下的自适应整定值表达式的形式来对保护进行在线整定,但其中参数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另外,根据故障类型的不同,所采用的具体整定方法也有所区别:①两相短路情况下,利用负序分量来求保护背侧的实际等值阻抗,并用当前故障状态下的等值电势来对保护进行整定;②三相短路情况下,仍然采用IIDG没有接入情况下的计算方法来求当前故障状态下的等值阻抗计算量,并根据该等值阻抗得到相应的等值电势,用此等值电势来对保护进行整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