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8 14:45:06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为了能更好的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中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必须进行创新,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教育者基于核心素养下对情境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的总体概况,梳理、总结了相关文献,拟结合研究情况,对情境教学模式创新的方法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中学数学 情境教学模式

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此次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教育部提出“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各种新型教育方法的产生,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适用与当下的教育。因此,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进,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

国内外学者基于核心素养对情境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十分感兴趣,至今已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学情在不断变化,教学方式也需随之不断发展。总之,对于教学创新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中。本文对国内外部分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从中得到启发,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国内外对情境教学创新的研究

对情境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新课改的标准以及核心素养的要求极其了解的前提下进行。因此笔者首先对新课改标准进行深入了解。吴丽华[1]谈到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总结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继承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优秀理念,改进了不适应之处,发展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研究了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以及对新旧课程标准进行了内容框架的对比,从中得到了一些独到的理解和思考。《标准(2017年版)》在内容上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注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大学课程内容提供必 要的基础;目标上着眼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关注促 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进而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上强调单元教学,给出了实用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和关键能力形成的教学策略;评价上更重视测试标准,呈现核心素养的三个评价水平,易于理解与把握。根据新旧课改的不同之处,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需要不断地更新,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数学观的形成。

在此前提下,国内外很多学者重点关注并探究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其中杨超[2]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思考,他认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还需不断地提炼和完善。文中提到在2012年和2015年的 PISA 测试中,数学素养被定义为“将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用数学和解释数学的能力”。由此,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即数学核心素养应强调数学能力的整合以及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基础学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单调和枯燥的课堂学习氛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思索的问题。情境教学的提出为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在对情境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学者[3]发现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结合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其实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远不止于此。情境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重大,创设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可以有效地培养出 学生的学习能力,对高中数学教学有着其他教学不具备的积极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