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归纳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课程改革后,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重视这一培养目标。笔者通过阅读国内外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的研究,总结出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意义,发展现状以及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未来展望。
关键词:归纳推理能力;数学思维;数学课堂教学
- 引言
归纳是通过对特殊事例的分析来得出普遍结论的一种推理形式,也称作归纳推理。通过归纳可以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这过程中可以提出许多数学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很重要。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对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学研究者的关注。阅读了他们的研究发现,他们的研究思路大致上相同。他们先提出中学教师和学生对归纳能力的认识现状然后提出教学建议,比如申依平[2]的《初中生数学归纳推理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和郭兴娥[3]的《培养高中生数学归纳推理能力教学研究》等。
- 国内外培养学生归纳能力的研究
- 培养归纳推理的意义
美国数学协会基金组织在21世纪之初就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而且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将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列入课程改革的重点。另外,我国也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要加强培养学生归的纳推理能力[4]。
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满足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归纳推理的过程包括观察、抽象思考和总结, 有助于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4]。其次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避免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5];然后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容易理解的表达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性质定理的理解;最后由于归纳推理的关键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特殊到一般、结论超过前提,这体现了思维创新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放入归纳能力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4]。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