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中的动点问题探究文献综述

 2022-08-22 10:34:20

中考数学中的动点问题探究

摘 要:所谓“动点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与动点有关的问题常常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于一体,有较强的综合性,题目灵活、多变,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能够在运动变化中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了解动点问题在中考中的应用,本文以中考动点问题的分类及解题策略为线索梳理文献,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动点;中考;函数;几何图形

  1. 动点问题概述

(一)了解动点问题

所谓“动点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1. 动与静的哲学关系

解决好动与静的关系,是解决动点问题的关键所在,有关动与静的哲学关系马涛[1]在中考动点问题研究中指出:“运动是永恒的,静止则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统一”。在中国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都肯定天地万物的运动和变化,认为动与静是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蕴含、相互转化。

  1. 中考中的动点问题的考察内容和发展趋势

动点问题就其运动形式而言有平移、旋转、翻折、滚动等.与图形运动有关的问题常常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于一体,有较强的综合性,题目灵活、多变,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能够在运动变化中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常常在中考中起到甄选的作用。

袁万萍[2]指出,近年来,中考数学中的动点问题成为考查学生的热点题型,这类题型不仅涉及知识点多,而且能将几何知识和代数知识紧密结合,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综合地体现了中考数学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但是由于这类题型往往信息较多,综合难度较大,学生得分情况很不理想,如何在平时教学中逐步渗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此类题型的能力,理解动与静的辩证关系,达到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成为我们一线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