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问题意识,有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才有创新的可能。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为有效处理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入或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积极思考,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艺术手段。本文通过对情境教学的发展史作简单介绍,以现阶段中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对有代表性的课堂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策略。
关键词:问题情境; 创新; 原则; 策略
一、文献综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之中。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问题意识,有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才有创新的可能。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以来,特别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开展指向学生的有价值的数学学习活动,而有价值的数学学习活动又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基础和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之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学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或问题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同时要注重保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的体现。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指向性的、有意地预设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求解。引起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恰当程度的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考意向而达到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仅仅保留空间形式或数量关系,与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形成矛盾,易使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而数学问题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纽带。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的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所在。设置问题情境是指教师为有效处理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入或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积极思考,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问题情境的设置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艺术手段,它能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问题情境”相关研究动态
国外发展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