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几何教学内容比较研究
摘要: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三角形的全等”这一教材内容,本文分别从内容、习题、难度、创新性四个方面来比较中日几何内容的差异。得到以下启示:教材编排需要注意知识的循序渐进性,这点中国教材比较注重;教材编排应重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这点日本教材编排的比较合理;教材设计应注意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来加深理解。
关键词:几何教材; 三角形全等; 比较研究; 编排启示
- 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能够在短短的数十年内迅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强国,当然与之教育的发展变革密不可分。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进行的国际数学调查表明,日本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居于世界前列,虽然取得这样高成就的原因肯定是多样的,但是其数学课程的高质量无疑是主要原因。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载体,各国教材能体现其课程实施情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并且与我国教材进行对比,希望从中能取得对本国数学发展的借鉴意义。而二十世纪末,在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修订的 《学习指导要领》明确提出了把学生的“生存能力”(即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教育基础的基本出发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社会性和国际性,在宽松环境下掌握基本的知识并发展个性。
初中数学——初中课程学习的教学重点,一直以来都在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尤其在初中几何方面的内容经历了多次修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几何作为我们对所处生活环境的描述体验的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几何直觉,认识了解数学美的捷径。
- 研究意义
我国正在实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是其主要内容。而初中几何被很多数学老师认为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其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演绎推理的能力。因此,有必要研究比较日本教材的几何内容。本文选取我国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八年级上册》和日本的八年级数学教科书,以其中的三角形全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加以几何题的证明与推理这一辅助内容,以小见大,力求得到一些启示,能给我国的数学教材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教材的内容以及章节安排上能够更符合中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
- 教材分析启示
3.1教材编排需要注意知识的循序渐进性,这点中国教材比较注重
欧几里得主张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刻苦钻研,不赞成投机取巧的作风,也反对狭隘实用观点。中国教材内容上循序渐进,有条有理,形式上基本是“诱导——引出——例题——小习题”。而日本教材在这方面就有所欠缺,有些知识来的过于突兀,采取直接呈现的方式给学生。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教材的循序渐进性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从而达到掌握知识。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