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提问行为案例研究——以《常量与变量》为例文献综述

 2022-09-02 20:49:59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行为案例研究

——以《常量与变量》为例

摘要:在实际数学教学课堂中,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效果。然而部分教师对课堂提问行为认识与重视过少,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低效杂乱,有时候为了提问而提问,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会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比观察新老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行为,记录并进行分析其特点,可以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重要借鉴学习作用,减少在课堂中出现无效的教学提问行为。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衷。

关键词:课堂提问; 新老教师; 课堂提问功能;课堂提问原则

一、文献综述

1.1概念的界定

1.1.1课堂提问

纵观古今中外,对课堂提问的研究从我国春秋末期的孔子(公元前551年—479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开始从未间断。但最早开始对课堂提问进行系统化研究的是心理学家瑞格(Wragg),他认为能让学生感兴趣并引起学生反映和讨论的都算作一个问题,即提问是试图引出言语反映的任何叙述句[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