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系大学生实习的探讨文献综述

 2022-08-31 10:25:09

《关于物理系大学生实习的探讨》文献综述

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在正式进入教师岗位之前都会经历一个相似的阶段——教育实习或是职前培训,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教育体制帮助大学生们圆满完成这个阶段,但是相对应的,各自对应的教学现状或是体现出来的问题也是层次不穷,那么通过科研或是其它教学活动来寻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就会相伴而行。在这个方面我们中国的研究力度明显超出国外很多,有关数据表示,在最近的几十年里,我国针对教师培养或是师范生培训制度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很多活动,包括比较高大上的国际会议,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这个领域,研究的内容也是逐渐从简单的工作安排上升至制度改革等高度,反之,国外相较之下近年来对其的研究热度就显得略微低落。但这些都是和各自的国情或是现时实施的教育制度有关系的。为什么我国那么多人重视教师培训这个东西,那自然是和我国当代反应的各种问题是挂钩的,有问题就要花力气去解决。就比如本次研究讨论的教育实习,我国现存的问题如下:第一,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形式松散,缺乏稳固的实习基地,即现有的实习学校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第二,教育实习变成了教学实习,只重视备课和讲课,对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其它内容,几乎没有体现出来。第三,有些院校实习管理不够规范,责任不明确,致使实习环节松散,效果不佳。

正文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这里我将介绍三种观点:

一、在实习前打好基础——强化师范教育实践性课程

许多研究者认为为了解决教育实习或是入职后前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把角度看向实习前一阶段,也就是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有了本领,那么走出去实习就会少很多问题。但是他们发现,结合近年来的一些相关研究,可以看到我国目前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首先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一直是由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个模块构成,其中前两类课程所占比例总共达到 90%以上,而教育专业课程只有不到10%。并且教育专业课程作为师范课程中的公共课,历来不受重视,师范课程所应具有的师范性质极不明显。其次呢,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不科学。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中的教育专业课程历来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加教育实习,除了课时安排不足以外,自身也存在课程面窄、内容脱离实际等严重问题,特别是与中小学实际联系不紧密,这跟往年就业情况是相冲的。[1]这直接导致了我们的教育专业课程的质量低下、难见成效。因此,为了改变这个现状,强化师范教育实践性课程,在有些研究者看来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二、在实习中严把关——英国“伙伴关系”式的教育实习模式

虽然英国在教育实习变现出来的具体问题可能与我们中国有所不同,但都是大同小异,那么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从他们现如今实施的英国现行的教育实习模式就可以看出来,他们从制度上和实习内容上等部分在实习期间下狠功夫。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