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青钱柳研究概况
- 青钱柳的生物学特性
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Batal.)Iljinskaja]又名青钱李、摇钱树等,系胡桃科青钱柳属特有单种属濒危植物,因为喜生于温暖湿润地区且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黄红壤中生长良好,所以仅少量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如两湖、两广、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等地。青钱柳为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枝条黑褐色,裸芽密被锈褐色腺鳞,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7-19(13),叶先端钝或急尖,侧生小叶基部偏歪,叶缘具细齿,上面仅沿中脉或侧脉被淡褐色毛及腺鳞,下面有黄色腺鳞沿叶脉有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柔荑花序2-4 条成一束集生于短总梗,雌柔荑花序单独顶生,花序轴幼被短绒毛,老时脱落后常有鳞片,花期4-5月。果序轴长25-30 cm,果实中部有革质水平圆盘状翅,似铜钱,顶端具4枚宿存花被片及花柱,果实及果翅全部被有腺体,果期7-9月,10月果变黄时采摘,每公斤种子5000-6000粒左右,种子具深休眠特性,种壳坚硬,属于生理休眠和物理休眠,播种后隔年或两年萌发,播种苗要求细致整地,无性繁殖苗主要有扦插、嫁接、组织培养三种方式,一般采用混交造林[1]。
-
- 青钱柳的开发利用价值
青钱柳是我国特有植物,青钱柳叶和树皮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等药用价值;一般用树叶泡茶饮用作保健作用[2];青钱柳材质致密,密度比我国传统枪托用材胡桃楸还大,具有很高材用价值;青钱柳的果似铜钱,姿态优美,具有观赏价值;因此青钱柳集药用、保健、材用和观赏价值于一身,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前景。20世纪80年代开始,市场上出现青钱柳叶作为主要原料的初级保健品,但在未获批准前青钱柳并不属于普通食品范畴,尽管青钱柳叶在天然分布地一直以来都是茶饮品,直到2013年10月底,中国才正式批准青钱柳叶为新食品原料,可作普通食品食用,有关青钱柳茶的基础性研究也随之加强了。国内一些科研机构的初步临床实验表明这些产品确实具有对人体健康有利的生理和药理功能,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有利于血液循环、无毒的特性和功能[3]。与此同时,相关对青钱柳化学成分的研究也开始了,李婷婷等[4]把从江苏镇江采摘的新鲜青钱柳叶制成青钱柳茶,再对青钱柳茶的基本化学成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该青钱柳茶中总黄酮含量为0.73%,与其他研究中不同产地含量数值相近,总多糖含量为2.53%,利用香草醛-冰醋酸显色法测定的三萜含量为0.88%,与其他研究测定数值接近。青钱柳中还含有大量其他次生代谢产物,至今已从青钱柳中提取分离并鉴定50多种化合物,产物较复杂,包括碳水化合物类、生物碱、酚类化合物(黄酮及黄酮醇类、酚酸类)、萜类化合物(植物甾醇类、三萜类、类胡萝卜类)等,且研究部位多在青钱柳叶中[5];青钱柳降血糖活性活性成分主要为多糖类、黄酮类、三萜及皂苷类、甾体类成分等[6]。青钱柳叶中不但含有人体所必须的钾、钙、镁、磷等8种常量元素,而且含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微量元素,如锰、铁、铜、锌、硒、铬、矾、锗等[7]。其中主要的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多糖等对人体具有治疗部分疾病和保健价值。杨武英等[8]研究表明,青钱柳黄酮对alpha;-葡萄糖苷酶起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糖尿病小鼠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三萜类化合物(triterpenoids)是自然界中分布广、结构类型多样的一类重要天然产物,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炎、降血脂等多种作用。三萜类化合物的降血糖活性目前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成为抗糖尿病药物的重要先导化合物之一[9]。叶振南等[10]通过高脂血症大鼠研究青钱柳多糖对血清脂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来探讨青钱柳多糖降血脂的作用,从而发现青钱柳多糖有较强改善血脂代谢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作为功能性食品在调节血脂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综上,青钱柳在实际应用上已有历史,保健、药用等价值得到体现,在具体化学成分的功效上,利用科学实验也获得相应验证,可知青钱柳确实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
1.3 青钱柳人工林培育研究现状
青钱柳种子相对较小,发育差,更新能力较弱,具有深休眠特性,自然发芽率低,一般在常规播种条件下,需要隔年甚至2年后才萌发[11]。目前已研制出解除种子休眠的技术,种子发芽率高,可实现头年采种,翌年出苗。播种苗培育需要细致整地,保护幼苗,要求高,有性繁殖系数较低,因此优良种质资源急需扩繁和无性系化,但无性繁殖苗培育面临扦插繁殖成活率低[12]、嫁接还未应用报道、组织培养还在摸索阶段等问题[13]。青钱柳天然林树高、胸径生长主要集中在前20年,前10年为高峰期,人工林较天然林生长快,幼林生长快,3-4年就可郁闭成林[1]。青钱柳为多用途树种,具药用、材用和观赏价值,因此,在人工林培育时要实施定向培育。如作为药用资源开发,收获的主要是叶子,则需系统研究造林密度、抚育间伐周期、轮伐期长短、立地条件、集约经营技术等对单位面积青钱柳叶产量和质量(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从培育目标筛选出优化的定向培育模式[1]。但目前国内外还未出现许多人工繁殖栽培青钱柳的成功经验,为了青钱柳的开发利用以及产业化,大量关于青钱柳种源选择和环境因子如何影响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展开,解决其人工林资源的培育及新产品开发问题,但目前没有林分密度对青钱柳的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
2 密度对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2.1 林木生长规律研究概况
青钱柳生长快,树高速生期3-14年,胸径速生期4-19年,24年进入数量成熟期,此后还有较长时期经济成熟、工艺成熟、自然成熟,33年生青钱柳10月份的树木各器官的含水率从大到小排列为叶、根、枝、干、果,在10月初落叶时青钱柳叶含水率仍可60%以上,树木各器官的生物量比重从大到小排列为干、枝、根、叶、果,其中干和枝生物量比重分别在46%、36%以上,平均生物量为610.152kg/株[14]。火力楠属于亚热带速生丰产树种,31年生火力楠人工林的胸径、树高、材积均总生长量为21.0cm、19.1m、0.31m3。据有关研究表明,在树龄小于8年时,火力楠的胸径生长速度增长很快,在树龄8年到28年期间,胸径的生长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树高则主要在前15年快速生长,除此期间树高的生长变化幅度较大之外,其他时期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因此,火力楠林分前期以树高生长为主,后期则以胸径生长为主[15]。唐继新等对林分树干解析,从而对广西大青山27年生红椎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示:7-12年是胸径连年生长量的速生期,第8年胸径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第11年后连年生长量呈轻微下降趋势,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22-23年相交,4-11年是树高连年生长量快速增长期,树高连年生长量于第7、8年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并在第12年与树高平均生长量相交[16]。掌握林木的生长规律对于确定间伐抚育期、提高造林的经济效益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林木在速生期内对水、肥、热等条件要求相对高,在此期间应该重视对林分的管理,林木的生长受立地条件、林分密度、营林措施、林种结构等影响较大,同一树种在不同地理条件下的生长表现也不同。
2.2 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