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牡丹种子内源抑制物成分确定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3 16:05:27

文献综述

油用牡丹种子内源抑制物成分确定的研究

摘要: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产籽量大、含油率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能在很多地区广泛种植,也可与经济林等间作,具有一次种植连续30年以上收获的特点。本实验以油用牡丹种子为材料,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造成牡丹种子休眠的内源抑制物的成分,购买标样,验证标样对白菜籽发芽以及解除休眠的牡丹种子发芽的影响,进一步判断该物质对种子萌发可能造成的影响,探讨这些内源抑制物与牡丹种子休眠的关系。以往研究表明,牡丹种子的种皮、胚乳中含有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物质,随着该物质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油用牡丹种皮、胚乳中含有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物质,随着该物质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相同浓度的胚乳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种皮浸提液。

关键词:油用牡丹;种子;抑制物;休眠;白菜籽发芽

  1. 研究内容简介

中国是牡丹组植物起源和发展中心[1]。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中国的传统名花,牡丹的根即丹皮是中国传统中药材,牡丹组植物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一直为人们所熟知。2011年,中国的研究人员发现牡丹籽油中含有极为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油用牡丹的研究与开发成为油用植物研究的新热点。

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油用牡丹(Oil Peony)指牡丹组中结籽能力强,能够用来生产种籽、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特殊栽培类型。牡丹籽油不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且富含alpha;-亚麻酸,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木本油料资源。

生产上油用牡丹多用种子进行繁殖,但是该种子存在休眠习性,正常萌发需要经过6个月以上的低温层积,这给其播种繁殖带来了很多不便。以往研究表明,牡丹种子的种皮、胚乳中含有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物质,随着抑制物质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但是学者们并未对种子中内源抑制物的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报道。本实验拟以油用牡丹种子为材料,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造成牡丹种子休眠的内源抑制物的成分,购买标样,验证标样对白菜籽发芽以及解除休眠的牡丹种子发芽的影响,进一步判断该物质对种子萌发可能造成的影响,探讨这些内源抑制物与牡丹种子休眠的关系。

二、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休眠是指植物体或其器官在发育的某个时期生长和代谢暂时停顿的现象。在种子休眠的研究中,首先要明确目标种子的系统分类地位,以便参考同类种子的休眠特征采取相应措施解除其休眠。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分为外源休眠、内源休眠和综合休眠。早在13世纪初就有学者提出有些种子的休眠是由种子中存在的抑制物质所导致。Kentzen和Amen认为抑制物质的存在是植物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2-3]。内源抑制物质是指种皮、胚乳或种子的其他部位存在的某些化学物质,它们能够阻碍种子生理活动中的某些代谢过程,从而抑制种子的萌发[4]。尹黎燕研究认为,木犀科白蜡属种子的休眠都与内源抑制物质的存在有关[5]。也有的学者研究表明,种子的果皮、种皮、胚乳和胚中存在某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阻碍了植物生理的某个代谢环节,影响种子发芽的进程,从而导致种子休眠[6-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