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丹不同优良单株产量及其含油率差异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03 16:05:39

文献综述

凤丹不同优良单株产量及其含油率差异分析

摘要:油用牡丹作为一种新型木本食用油,具有结籽量大、含油率高、种质资源丰富、适种范围广的特点。虽然牡丹在我国种植历史比较悠久,但是对油用价值较高的新品种选育工作还是比较落后。其它植物的育种工作表明,实生选优是一种叫便捷的方法,并且现在油用牡丹的栽培仍是采用种子繁殖的方式,因此从众多的实生苗中筛选出丰产性能好、含油率高、抗性强的优良单株是十分必要的。本实验以初步选优的单株产量高、中、低凤丹单株为实验材料(共52株),采用核磁共振法分别测定各单株种子的含油率,对各单株种子含油率进行差异分析,并探究凤丹单株产量与种子含油率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筛选出丰产、高含油率的凤丹优良单株提供数据依据,为油用牡丹生产与籽油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凤丹;单株产量;种子含油率;相关性分析

一、研究内容简介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的多年生矮灌木,是我国的特有资源植物,在中国有近2000年的种植史。油用牡丹是牡丹组中结实力强,能够生产种子及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一个特殊类型,具有结籽量大、含油率高、种质资源丰富、适种范围广的特点,目前以凤丹(P. ostii)和紫斑两大品种群为主要栽培材料【1~2】。花瓣5或为重瓣,花色红紫色、粉红色或白色,变异很大。心皮5,蓇葖果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根皮可做药材,称“丹皮”,能凉血散瘀,治中风、腹痛等症。2004年,中国林科院通过检测分析确定,凤丹牡丹种子中含油率较高,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有“植物脑黄金”之称的alpha;-亚麻酸含量明显高于常规食用油(是橄榄油的140倍)。因此油用牡丹作为近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并于2011年获批卫生部国家新资源食品,成为一种新型木本食用油,获得国家大力扶持与推广。

尽管油用牡丹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对其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还比较落后,如南方广泛栽培的凤丹品种群最初是由用于生产中药“丹皮”的品种选育而来,大面积栽植后普遍存在产量不高、性状不稳定的情况,而新品种的培育和品种改良一直是农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受到各国育种学家的高度重视。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很多,其中从众多的实生苗中筛选出符合选优要求的优良单株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二、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一)油料作物产量与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