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聊成瘾的社会工作介入
——通过互联网技术介入
摘要:本课题主要研究网络聊天对有网瘾的大学生的主要影响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以及研究社会工作者可以如何通过网络介入案例,在网络上与案主拉近距离、建立联系与信任关系,继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的方式验证此介入方式可行。通过一定的实践来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社会工作,验证网络是否有潜力成为一个在当今时代能为社会工作所用的媒介工具,以及我们是否可以将其利用到社会工作的实践中。重点是研究这个操作技术的可行性,为理论提供实践证据。研究目的是通过实践验证以网络在线沟通的形式介入网络问题案例的可行性与意义,提供一个较为贴近现代社会的社会工作实践的思路视角与工作方法。
关键词:网络成瘾; 互联网技术; 社会工作介入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状况:
1、网络成瘾的概念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1994)提出的,后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Young (1999) 又发展完善了这一概念,提出了“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 的概念。他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冲动情绪控制障碍,不是物质作用下的行为冲动失控。台湾学者周倩(1997) 也对网络成瘪概念进行了调整,将其定义为:由重复的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她认为网络成瘾会给人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也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人们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意志有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