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日消费情况调查
——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
- 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状况
Max Weber 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了禁欲主义的节俭观,这是创造性地根据宗教对人价值观的影响提出的消费观。他写道:“新教伦理中所倡导勤奋,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新教徒们兢兢业业,勤恳劳动,在经济活动中精于计算,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积累。另一方面则提倡禁欲主义,最大限度地节俭,抵制一切享乐主义。新教徒们认为,积累财富和勤俭节约在道德和宗教上是无可指责的,这些观念和做法在社会财富消费上的限制极大可能地发展了资本主义,因此新教伦理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艾伦· 杜林在其著作《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中提到:“作为在人类历史上浪费资源最严重的国家,美国仍然将节约和简朴视作这个国家中的基本社会准则。”
二是享乐主义消费观。以英国经济学家 Thomas Mun、Nicholas Barb、Jacob Vanderlint等为代表的国外学者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奢侈的消费,享受快乐的生活,尤其是富人更应该进行大量的消费。这种消费观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促进当时的社会经济增长和缓解社会危机,但是把享受生活乐趣作为人生的目的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既不利于人身心的健康的和谐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理性主义消费观。美国学者 Mezalovic 提出了有机增长消费理论,这种理论重点在于消费的多样性、差异性和质量。这种消观念提倡人们建立消费的新概念,要求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实行克制,反对滥用现有的物质资源,除此之外,还要求消费者不仅要考虑自身所处的环境如家庭、职业等因素、眼前的利益,而且要兼顾子孙后代的利益、长远的利益。恩格斯也曾告诫全人类:“自然界并不是完全被动和任人宰割的。它有巨大的反击力量。自然界对人们的每一个胜利都进行了报复。”这种对于理性消费观念的思考不但警告了人类不应滥用自然界的资源,同时也对人类如何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及消费者如何正确规划消费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对以上消费观的分类阐述,西方学者对消费主义的研究和分析也比较多。例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深刻地指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双重的消费,主体和客体的”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