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在养老机构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以J机构社会工作小组活动为例
摘要:老年人一直是社会工作关注的一个群体,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四二一”家庭模式的普及,使得养老机构的发展也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而小组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也比较短,许多学者多较大范围的研究了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的应用,针对小组社会工作的细致研究,特别是实务性经验的提供比较少,即便有专门的小组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应用,也多强调社工技巧的使用。所以本文根据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研究,探讨小组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的应用过程及其困境,便于今后做深入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小组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研究现状;
一、文献综述
专业社会工作来源于欧美,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小组工作”自1946年的“全美社会工作会议”中才被正式纳入社会工作方法, 发展时间短,使得其在应用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如今,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机构成了老人养老的一个有力选择,老年人逐渐成为重要的服务对象,因此,对养老机构开展老年人的小组社会工作进行研究能产生一定效用。本文根据近年来现有国内外文献对养老机构、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的实务研究以及小组工作在养老机构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发现很多养老机构的服务还是存在漏洞,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的应用多强调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社工在养老机构中介入的主要途径,但是都没有实务性的经验提供参考,小组社会工作的具体应用还没有普遍研究,只是主要集中在技巧方面,但还是对本研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总体而言,小组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的实务应用还是然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
- 国内对于养老机构的研究现状
根据文献分析,基本可以肯定我国的养老机构存在服务水平欠佳、缺乏专业性的缺陷,这些可以依靠社会工作来得到改善。
1、有关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现状。我国现阶段养老机构按性质可分为福利性、半福利性和营利性,普遍发展不算成熟,总体来说,我国养老机构床位缺口数大、入住率低,形势不容乐观。存在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功能雷同、类型单一、分布不合理、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低以及政府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等问题(孙建萍,周雪,杨支兰,武晓红.我国养老机构现状及对策.2011年)。杭州作为东部发达地区,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管理进一步加强。其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表现为:机构发展热情高、盈利情况不理想、入住率普遍偏低(蔡丽锋.制约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因素与对策研究.2013年)。虽然存在这些问题,但养老机构的发展是必然的。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庭养老职能逐渐分离到社会专业化部门,社会化养老机构适应了这种转变;第二,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对老人不论是生活照顾还是精神慰藉都精力有限;第三,隔代人之间的代沟加深,老年人同子女分开居住在数量上日益增加(于潇.养老服务必要性探析.2001年)。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