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参与视角下农村社区垃圾分类困境初探——基于杭州市N村的个案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5 11:05:09

居民参与视角下

农村社区垃圾分类困境初探

——基于杭州市N村的个案研究

摘要:本篇文献综述了几十篇中外文献,界定了农村社区、垃圾分类、居民参与等概念,初步描述了农村社区垃圾分类困境的样貌,概括了以往文献中对于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和如何实现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研究,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切入的角度与深入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居民参与; 农村社区; 垃圾分类; 社会工作

一、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制度在我国不断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是我国社区建设的制度性要件,居民参与则是社区工作的灵魂,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基本手段,居民参与促使着个人态度与行为、社会及政治环境的改变,也推动了社区建设以及社会工作与社区工作的融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各项消费增加的同时,垃圾也愈来愈多了,“垃圾围城”成为了全球趋势。垃圾与人们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也应是垃圾的治理者。2019年,上海开始普遍推行强制垃圾分类,一时间,垃圾分类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的背景下,近年来有关垃圾分类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井喷之势,表现出了巨大的可挖掘潜力。根据近日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中的检索数据显示,以“垃圾分类”为检索词的结果近12000条,且有约十分之一的文献在今年(2020)上半年发表。通过观察与文献检索发现,有关垃圾分类的研究涉及领域非常广。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上,社区居民是产生垃圾后垃圾分类的第一环,可以说,居民参与是垃圾分类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从社区的地域角度分,在我国大体可以分为农村和城市,在“垃圾分类”检索结果中的“城市”检索词结果为3700余条,“农村”检索词结果为1200余条,“居民参与”检索词结果为130余条,由此可见,农村垃圾分类的相关研究仍然滞后了一些,需要因地制宜的居民参与则为研究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总体而言,以居民参与为视角对农村社区垃圾分类的研究仍然留有一定空白,是一个新的领域。

本篇文献综述涵盖国内外几十篇与农村社区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困境、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等领域的研究,以便从居民参与的视角探究在农村垃圾分类困境之下,推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方法,以及政府、基层、社区、居民、社会工作者和第三方层面共同作用和影响的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