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方法对福利院儿童偏差行为介入研究
——以H福利院机构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工作在普及程度和介入范围的越来越广,儿童福利院中的弱势群体是首先应该被看到的,资源的倾斜需要从更需要的对象人群开始。儿童福利院中的青少年群体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从小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父母和亲人的陪伴,来到福利院生活,由于缺失的感情和关心,导致福利院儿童在行为模式上呈现出与正常成长儿童不一致的表现,产生一些偏差行为。传统的社会福利院工作理念更加倾向于帮助儿童解决生理上的需求而可能忽视了儿童心理方面的建设,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承担社会责任来助人自助的专业,更加应该通过各种途径,采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去帮助福利院儿童矫正不健康的行为问题。
关键词:优势视角; 福利院儿童; 偏差行为
一、文献综述
根据《中国儿童福利政策与保护报告2020》显示,孤儿和儿童社会救助津贴标准逐年提高。我国儿童福利与保护制度体系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矛盾,儿童福利与保护投入亟需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看齐。2010年以来,孤儿、特困人员供养、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惠及大量儿童人口,2018年保障儿童数量达到717.6万。从儿童津贴标准来看,2010-2018年,三项制度保障标准和支出水平逐年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我国福利儿童工作
根据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报纸、学位论文情况,以中国知网检索平台为载体,希望梳理国内外关于儿童研究中关于福利院儿童群体内容的基本情况及其重点,概括总结其不足以期推动福利院儿童内容的研究、实务操作的不断完善和深入。
以“儿童”进行主题检索,2019年份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0,391篇,2018年份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37,036篇,2017年份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3,003篇,2016年份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1,303篇,2010年至2015年期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80,745篇。以“孤残儿童”进行主题检索 2019年份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21篇,2018年份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7篇,2017年份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74篇,2016年份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15篇,2010年至2015年期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789篇。而以“福利院儿童”进行主题检索,2019年份共检索到相关文献仅22篇,2018年份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5篇,2017年份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1篇,2016年份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2篇,2010年至2015年期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09篇。由此可见,国内外学者在福利院儿童或者说孤残儿童这一方面的研究稀少,相较于总体的儿童研究绝对是杯水车薪。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