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探究
——以杭州市X大学为例
摘要:本文整合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内容,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倾向于从宿舍人际关系影响及原因入手,来阐述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的必要性。而国外学者则倾向于从一些特殊的角度入手,比如同伴效应、种族因素等方面,来阐述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宿舍人际关系; 大学生; 影响;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一)宿舍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触及的学科较为广泛,例如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人际关系的定义明确指出了心理联系中的认知、情感、行为成分。宿舍人际关系与人际关系的概念有着细微不同,人际关系所涉及的范围显然更广,而宿舍人际关系则将其范围限定在宿舍成员之间。很多学者对宿舍人际关系按自己的见解作了明确阐述:庄国波(1999)认为宿舍人际关系是:宿舍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结成的以精神关系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思想、知识和情感为媒介的交往中相互结成的关系。杨荣(2005)则认为宿舍人际关系是指个人与其同室人员经历孤立、同化、产生与发展四个时期中所建立起来的相互心理联系。马丽萍(2007)则直接将其定义为学生在校期间与室友通过交往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直接的心理联系。支路佳(2016)在综合前人观点之后指出在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下定义之前,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者距离。
虽然目前学界对于宿舍人际关系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经查阅文献发现,大部分学者在对宿舍人际关系定义时会采用庄国波等人在1999年研究中的定义,笔者也认为,庄国波的定义较为详细,对本论文的写作更有实际帮助,在今后的论文写作中将采用该定义。
(二)国内研究综述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