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中不同主体诉求的差异与调适研究—以W市青少年禁毒教育项目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8 14:42:10

社会服务中不同主体诉求的调适研究

文献综述

——以W市青少年禁毒教育项目为例

摘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经逐渐由原先的购买社工岗位到现在的公共服务外包,随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日益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由于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处于初级起步阶段,还会带来许多问题。许多学者从政府与社会组织两个角度来分析其分别在购买与承接这两方面所遇困境,分析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当前关系与理想状态,并探索了改变路径。但大部分都只是从社会服务中社会组织与政府两大主体来分析,结合服务对象三方主体以及从社会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社工——角度来分析的较少。所以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关于社会服务困境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探讨社会服务中所遇困境及解决路径,便于为今后探讨社会服务中不同主体诉求的差异与调适做思考与准备。

关键词:社会服务;政府;研究现状;发展困境;

一、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以及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的服务也日益增多,但随之也产生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使得社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面临不同主体利益诉求的调适问题。解决社会工作者服务过程中的困境,有助于提升社会服务的质量,对于促进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的发展也极为重要。本文根据近年来现有国内外文献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困境和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存在困境、原因以及相关对策、路径等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对于解决政府与社会组织发展困境、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调适研究较多,多从政府、社会组织两个宏观角度进行路径探索,而对于在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其他主体,社会工作者的困境及应该如何应对、调适多方不同利益诉求的研究较少。

  1. 国内对于社会服务的研究现状
  2. 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的优势、发展困境以及路径探索。大部分学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社会组织甚至社会工作发展遭遇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困境,具体分析会有些许不同。如在陈丹(2013)看来“社会工作的发展对于政府投入过分依赖,缺乏独立发展的空间,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步履艰难。”她认为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下社会工作发展缺乏专业化,政府缺乏对社会工作的认识,缺乏民主管理。陈岩(2014)认为我国的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一直得不到相应发展,是因为其发展存在着五大困境,分别是自治困境、治理困境、资金困境、人员困境和业务困境,并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但也有学者既看到了优势又分析了困境,如在李峰(2014)分析了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独立性、灵活性和自治性优势,法制、制度、认可和政策层面的困境,并提出改善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路径。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社会组织,尹广文(2016)认为我国的社会组织还具有一个独特的属性,即官民二重性(社会组织具有半官方半民间的属性),行政化色彩较为浓重。宋艳艳(2018)以T市关爱留守儿童社工服务项目为例并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探讨了项目服务在入场、在场、离场三个阶段的困境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从需求细分和精准对接、专业调适和协同服务以及搭建本土支持网络等方面来尝试构建的实践策略。
  3.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困境与路径探索。大部分学者从制度、管理方面来分析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所遇困境,黄瑞贤(2014)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分析了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困境并对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林宝荣(2015)认为地方政府在购买社工服务的困境以及创新在于制度、人才、监管和评估上面,并探索了相应的创新路径。
  4.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有学者看到双方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合作,如李国武(2011)从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分析,尽管慈善捐助为社会组织的存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资金基础,但是政府的意识形态和部分规章制度仍制约着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苗红培和樊庆军(2018)认为理想状态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将成为双赢的活动,既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又能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但政府购买服务受诸多因素影响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对于社会组织来说,如何既能从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安排、政策设计中受益,又不因此而影响自身长远发展成为一道难题。该难题既不能凭社会组织一己之力解决,亦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政府的行动,而是需要政府购买服务的利益相关主体在理性博弈中推动制度、政策良性发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发展、公民获得感增强等多重目标。在公共服务购买中,社会组织扮演着推动者、承接者、受益者等多重角色,这些角色彼此关联,推动着变革发生及顺利进行。崔光胜(2017)认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公众和社区共同合作努力的结果,这四方既是购买服务的主体,也是良好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利益相关者和利益博弈者。在合作与博弈过程中四方主体既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和价值,也推动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的向前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购买和服务风险。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要通过规范四方主体的不当行为来实现。
  5. 国外对于社会服务的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福利国家的长期经验,不同于国内近年来兴起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所遇困境,国外的社会服务呈现出“小政府、大社会”、独立性的特点:

(1)国外的社会服务呈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特点,在服务过程中受政府的限制与制约较少,贺先国(2015)认为发达国家在政府改革的过程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逐步将适合以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和企业等承担,有效地解决某些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短缺、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