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衰弱的干预措施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17 11:33:32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基于老年衰弱的干预措施研究

一),衰弱的定义

衰弱是指老年人生理储备能力降低到一定程度,健康和功能的完好性受损,对于压力源的易感性增加,易引发不良结局的一种状态。衰弱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能发生改善或恶化,对衰弱老年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但目前国内关于衰弱的研究报道比较少。[1] 在国外,在医学文献中衰弱开始受到中世纪,衰弱的定义也逐渐完善,但仍然包括了广泛的领域。衰弱的主要因素有:人口社会经济学的因素、营养状况、认知功能的障碍、焦虑与抑郁。

二),衰弱常用的测量工具

1),衰弱量表(Frail Scale,FS), 衰弱量表是在衰弱表型和衰弱指数基础上由国际营养健康和老年工作组的专家于2008年提出来的,一般用于临床对老人中衰弱人群的筛查。[2] 该量表根据SF-36的部分条目以及体重下降和共患病情况,构成了5个条目的量表,包括疲劳、耐力、行走能力、1年来体重下降情况(gt;5%)患慢性病情况(gt;5种);计分0~5分,2分以上为衰弱。

2), Frailty Index(FI)量表 FI量表是Mitnitski等,基于健康缺陷为衰弱变量,以健康缺陷累积为衰弱模型而设计的衰弱评估工具。FI量表共包括70种健康缺陷项目,涉及自理生活能力、心理、生理、既往史等方面。FI=健康缺陷项目数/70。[3] FI数值范围为o~1,超过0.25评定为衰弱。FI值越高衰弱程度越严重。FI量表条目过多,影响其实用性,一些研究证实其在预测老年人不良结局中有显著性。

3), 格罗宁根衰弱指数(GroningenFrailtyIndicator,)

格罗宁根衰弱指数(GFI)由Peters等研制,主要用于对养老机构和居家老人的衰弱情况进行评估,共15个条目,分4个维度,包括躯体(包括躯体疲劳、听力视力、行动能力、各个健康问题)、心(包括焦虑、抑郁和情感孤立)、社会和认知功能。[4]总分0~15分,得分越高衰弱越重,ge;4分即为有衰弱,需要进行干预。该量表的一致性信度为0.68,并已被验证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特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