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工专业性介入
专业名称 社会工作 学生姓名 励争臻
指导老师姓名:赵定东
摘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日渐严峻的问题所提出的新型养老模式。而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起到了政策的推广者,资源的管理者,活动的策划者和服务的提供者等角色,对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居家老年的个性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而在现状分析中不难发现,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仍存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服务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等现实问题,对此,社工运用其专业理论和实训指导,从而成功改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是具有极大可行性的。因此,社工如何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专业性介入,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社区服务; 居家养老; 专业性介入
一、文献综述
郭竟成(2010年)对居家养老进行了界定,将居家养老界定为以老年人为服务主体,依靠社区养老、机构养老,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市场介入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日间照料的服务方式。值得一提的是,魏玉(2002年)就提出了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竞争性的公共物品的跨时代的观点。施豪(2020年)认为社区适老化设施建设是我国未来社区养老的重点,且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徐兰、李亮(2021年)指出社区养老服务是我国在2006年提出的新型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也可以享受由社区提供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紧急救助等集“看、养、护、医”于一体的养老模式,认为在互联网 技术的大背景下,可以建立“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辅助,以外部市场化医护资源为有效补充”的立体养护机制。
在1990年英国颁布的《国家卫生服务和社区护理法》中,就指出了“社区照顾的主要目标是使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社区的独立生活。”Martin Bulmer(2015年)认为,社会照顾是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和社区中其他依赖群体在自己的家中,而不是在机构里,被非正式和正式照顾者进行护理支持。Ellen(2006年)认为社会工作在提高社会照顾的服务质量中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需求对象的不同而扮演不同的角色。Sullivan(2005年)认为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中需要以人为本,促进老年人公民意识的提升,并且对其进行尊严的关心,尽量减少其在人生阶段过渡中的身体机能衰退的影响,并且需要重点关注弱势群体。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