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脱贫攻坚思想的实施
——以甘肃省庆阳市蔡家庙乡为例》文献综述
摘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贫困是一个全球性、长期性、现实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国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人类也一直在致力于为消除贫困而奋斗,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缓解贫困、消除贫困方面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为解决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贫困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关键词:脱贫攻坚;反贫困;精准扶贫
贫困问题由来已久,且具全球性影响。我国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实现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平均每年脱贫1390多万人,平均每两秒多脱贫1人,将贫困发生率由10.2%降到4%以下,是我国扶贫史上最好的成绩,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中国式减贫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中国式减贫”被称为世界减贫的典范,中国减贫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对此,研究中国的反贫困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的脱贫攻坚战思想,对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值得世界各国借鉴,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2012年12月29 日,习近平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工作并发讲话,以此为起点,国内开始了对习近平农村扶贫开发思想的研究工作。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调研扶贫开发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以此为起点,国内学者开始了对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研究工作。2015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在 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减贫经验时提出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涵义。至此,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脱贫攻坚战略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2015 年 10 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出发,明确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至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进入到了脱贫攻坚阶段。在此背景下,国内更多学者开始从脱贫攻坚视角研究习近平农村扶贫开发思想。例如刘永富的《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汪三贵的《坚持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韩广富的《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时代蕴意》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如何保证新时代新形势下脱贫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具有重要的战略。中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对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首先从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实施易地搬迁脱贫、结合生态保护脱贫、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等方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从而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比如靳继东、潘洪阳(2012)认为,“应对当前贫困新挑战的根本途径在于贫困治理的制度创新”陈前恒(2011)认为体制创新是农村扶贫的关键。针对长期以来扶贫模式存在的成效不高、造血能力低、精准度不高等缺陷,需探索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包容性创新机制,形成可持续的扶贫长效机制(赵武、王娇玥,2015)。陈诚、苏国贤、赵安山和贾璟琪的《贫困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带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张润君、张锐《社会治理视角下西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等详细地从完善贫困县考核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完善内源扶贫机制、完善社会扶贫机制、完善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结合机制、完善专项财政扶贫基金专项使用机制、完善金融扶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