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爱国主义题材电影中的价值观比较研究——以《红海行动》和《拯救大兵瑞恩》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9 16:03:09

中美爱国主义题材电影中的价值观比较

研究——以《红海行动》和《拯救大兵瑞恩》为例的文献综述

摘要:西方人唯智,但是他们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中国人唯情,但是造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裙带关系。西方人运用先进的科学征服了自然,也破坏了自然的平衡,但现代化的光辉毕竟出现在西方;中国人克制自己以适应自然,但对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也奋起直追。有比较方见差异,有差异方见和同。

关键词:征服自然;个人本位;艺术精神

一、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18世纪末,西方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电讯、图书出版业突飞猛进地发展,整个世界缩小了,时间拉长了,历史凝缩了,文化也就在整合的时空中跨出了封闭的格局,走向了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传播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它们之间不可避免的碰撞,势必触发学术界在比较选择的基础上创造文化的热情。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成果,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从打开的闸门奔涌而入。儒家思想稳固不易的统治地位因之而动摇,中华民族共同奉守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均在文化震荡中皲裂。当然先进的中国人也从打开的大门观察世界,走出封闭。百年学术-----中西文化比较就是在上述世界性文化整合的背景中变化并发展的。

人类文化有其超越地域、民族、语言的共同性,并不因地域与民族的差异而显示不同,中外文化中存在着无可争议的共通处。但由于中外历史和中外经济政治体制等的差异,中外文化又有着很多截然不同的地方,如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中国人讲究的“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改造自然,等等。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各自的发展历史与特质,明确中国先进文化的根基,进而保持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兼收并蓄西方文化的精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