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三门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学生群体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5 11:08:52

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三门中学为例

摘要:三门县处在新冠疫情高发的浙江省台州市,但由于当地的人口流动较小以及与疫情最初发生地区的人员接触较少,因此本地病例较少,且在严格的防控措施下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防控基本都是出于“防患于未然”,受疫情影响较小,当地教育部门也较早推进了开学复课的工作。但在五一假期过后笔者却从一些渠道了解到中学生中有做出危害生命安全行为的现象,根据大环境和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笔者认为这和因新冠疫情产生的心理问题有紧密联系。复学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校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也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新冠疫情; 心理问题; 干预对策;中学生

一、文献综述

(一)研究的必要性

要研究疫情期间中学生心理问题,首先要确定的是疫情期间中学生之中普遍出现了心理问题。从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做过的相关调查研究来看,这一点肯定的,而且不仅出现在中学生身上,在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调查中均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疫情影响出现了轻重不一的心理问题。在张馨丹和常文军对军医大学学生在新冠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现状的调查中,有36.1%的大学生(255/706)因疫情状况产生抑郁情绪,感觉无聊且对事物难以提起兴趣;14.7%(104/706)隔离期间表现烦躁,对长期隔离生活感到难以忍受;16.9%(119/706)出现疫情相关紧张情绪且对疫情及隔离生活感到恐慌、情绪不稳定。在朱凯恒等人的调查数据中也提及在湖北省1264名小学生中,出现焦虑症状的有234人,占总人数的18.5%。据《疫情防控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教育对策》显示的数据来看,近半数的学生都有或大或小的困扰,其中6.76%感觉不好,困扰较多,感觉比较棘手,在问及是否需要心理辅导的时候,4.95%的学生表示非常需要,这个数据和张艳等人在成都市树德中学调查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情况时显示有明显PTSD症状的学生占比基本重合,说明长时间的隔离和生活方式的被迫改变确实使小部分中学生出现了较为严重以至于无法自我调节的心理问题。

在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将高年级和低年级的调查情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辅导需求情况做对比又可以看出高年级因为心智更成熟、对疫情的认知也更清晰因此总体状况好于低年级,但也受到中考及高考的压力而产生不同的心理焦虑,且中学生对自己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认知尚不明确,因此呈现出困扰人数大于需要心理疏导人数的现象。中学生处在青春期这个人生发展的关键期遭遇新冠疫情这样突发型公共事件,难免受到冲击,其身心健康问题都需要引起关注,因此笔者认为对其疫情期间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原因对于改善疫情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维护其身心健康发展是必要的。

(二)相关概念阐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