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吸纳和参与:个体化社会的城市社区共治及其路径探索文献综述

 2022-11-03 22:16:15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个体化社会的相关研究

学界普遍认为,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中呈现出了日益明显的个体化特征,这与工业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与这一社会现实相适应,个体化社会的研究也发端于国外。国外学者对于个体化理论及个体化社会的关注要比我国学者早很多。随着个体化社会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学者也纷纷对其展开了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个体化社会的理论是德国社会学家贝克1986年在《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系统提出的,他指出个体化是生活方式的去传统化,传统社会结构松动乃至失效。贝克指出,个体化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解传统化”,即个体行为的框架以及制约条件的社会结构逐步松动,以致失效。在《个体化》中贝克夫妇所述的“个体化”概念包括两层重要含义:一方面,它意味着既有社会形式的解体,比如阶级、社会地位、性别角色、家庭、邻里等范畴的日趋弱化,国家认可的标准化人生、参照图式和角色模式的崩溃。另一方面,它指的是现代社会新的要求、控制和限制被强加给了个体。贝克认为,人们从传统的一系列范畴中解脱出来,在这种个体化过程中,既有的邻里关系瓦解了,家庭成员在自己的网络中选择关系和生活。

对个体化理论有着同样卓著贡献的齐格蒙特·鲍曼在《个体化社会》中更加关注自由的非均衡性分配所引发的社会不平等以及消费的私人化所带来的政治疏离与道德冷漠。鲍曼认为,个体化所承载的是个体的解放,即从归属于自己、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等的确定性中解放出来。对个体化的态度并不乐观,他认为“在命定的个体性和作为自决实践能力的个体性之间,有一道正在逐渐拓宽的裂缝;关键在于,弥合这条裂缝不在这种能力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个体化社会下,虽然人们越来越自由,自由权利越来越多,然而价值观多元化,社会凝聚力也下降,导致人们兑现自由权利的能力——自主性衰落了。简而言之,自由权利越来越多,但是没有去享受自由的能力,这也是个体化的悖论之一。

阎云翔是明确提出中国个体化这一社会现象的学者,立足于民族志资料和田野调查,他在《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一书中展示了我国北方农村的深刻变革。他将中国社会的变革分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的崛起和社会关系结构变迁导致的个体化进程两个方面,在中国与西方以及中国的不同时代之间进行对比分析。阎云翔提到个体化论题的两个前提:在理论层面上声称与新自由主义对立,并暗地反对自由主义和古典个体主义;在社会层面上是在文化民主、福利国家和古典个体主义的背景下来界定个体化进程的。这也是中国社会个体化进程与欧洲模式的不同所在。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路径是以一种独特的逆序方式展开的。个体化既不是发生在一个受制度保障的框架内,也不是基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社会基本权利,缺少了文化民主的氛围、福利国家的保障和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这也导致我国面对个体化社会的必然趋势时,挑战更加严峻。

许多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个体化理论及个体化社会进行了研究。周长城等结合我国实际探究了个体化社会形成的原因:个体化社会的形成是多元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与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带来的家庭层面的个体化、计划生育特别是一胎制的推行带来的教育层面的个体化、女性受教育程度与就业水平提高带来的性别层面的个体化、去单位制导致的组织层面个体化以及互联网和网络设备带来的人际互动层面的个体化。黄诚总结了我国的个体化社会与总体性社会迥异的新特征:一是社会关系的脆弱化;二是生活场域的陌生化;三是意义世界的功利化;四是风险承担的个体化。熊万胜等将个体化分为生产的个体化和生活的个体化。生产的个体化是指生产方式的去组织化,而生活的个体化是指生活共同体的瓦解。

2.社区治理的相关研究

学者们对“社区”的理解实际上主要基于对社会变迁的理解。一般而言,滕尼斯被视为最早系统地表达了“共同体”或“社区”本质的学者。在《共同体与社会》中,滕尼斯将社区定义为社会有机体,“一切亲密的、秘密的、单纯的共同生活,被理解为在共同体里的生活”。共同体所体现的生活或关系表现为“休戚与共,同甘共苦”,主体间具有某种“亲密和共性”。滕尼斯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是从基于“本质意志”的“共同体”向基于“选择意志”的“社会”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是“必然的”或“迟早会发展着”的。在这种发展下社会结构具有开放性,流动性越强,就越会造成社会资本赖以存在的结构消失。人们从无论是身份、邻里(社区),还是传统性别束缚中解脱出来。进而,个人生涯必须“为自己所掌握,容许并依赖于个人决定。这与贝克所称个体化社会中的邻里关系的瓦解暗合。

面对个体化社会的新特点,社区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融合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力量,构建社区共治机制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共同体重构的主流思路。结合文献,从党政嵌入、吸纳社会、个体参与的角度来分析已有的社区治理方面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