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2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现状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首先对意象( image)进行初步分析,觉得应由三部分组成:个性、结构、意蕴。
然后选择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城市:特色鲜明的波士顿,杂乱无章的新泽西,网状布局的新城洛杉矶。
通过案例提炼出了城市意象的五个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次将城市节点作为一个元素引入城市设计当中,并对其展开深入研究。
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呼吁设计师应关心那些在建筑室外空间活动的人们,并充分理解与公共空间中的交往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质量。
户外空间的生活是一种必须精心处理的建筑学要素。
户外空间的生与死,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唤起了对人的户外活动与感受的关注,并做出积极的引导。
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革命性地提出消极空间与积极空间,以及逆空间的概念,并指出设计要将建筑没有占据的逆空间也给予同样程度地关心,即把建筑周围作为积极空间设计,或者说把整个用地作为一座建筑来考虑设计,这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书中的许多思想和理论都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被广泛运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