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寺庙园林绿化现状调查及分析”
文献综述
摘要: 寺庙园林是我国三大古典园林之一,在中国的古典园林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寺庙园林不仅是人们寄托宗教信仰的场所,更是公共游览的胜地。植物景观是寺庙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表达宗教理念、传播宗教文化的重要媒介。寺庙园林植物的种类选择及配置方式与一般园林有所不同。因此,研究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对于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前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植物配置;
1 寺庙园林概况
1.1 寺庙园林的概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延续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古典文化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曾经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始于西汉的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火药、造纸及印刷术这些伟大的发明传到了西方;明朝永乐年间郑和率领他的船队七下西洋,把大明王朝的文明和友好精神传至各地;而凝聚着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汗水的中国古典园林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光辉灿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中国人民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
中国的古典园林起源于殷末周初,全盛于隋唐之际,在宋代以后逐渐走向成熟,在明、清两代达到了造园高峰期,现在留存于世的许多古典园林的精品均是那两个朝代的作品。中国古典园林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可以把其划归为不同的类别。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构景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加以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1]
寺庙园林在我国主要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佛教、道教是中国古代两个主要的宗教流派。佛教所追求的是超尘脱俗、恬静无为的主旨,道家所追求的是清净无欲、修养内丹的境界。[ 2]寺庙园林正是禀承这两种精神
的中国僧众的理想天地。许多寺、观修建在风景优美的山川之地,在寺、观 内 部 庭 院 栽 植名贵的花木,而在寺、观周围又不允许伐木采薪。因而形成了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独具自然风貌的园林环境。这种自然幽静的环境吸引了许多文人名士,他们借住其中读书养性,而帝王以此作为驻跸行宫的情况亦屡见不鲜。如镇江焦山定慧寺旁就建有乾隆皇帝南巡时在此逗留的焦山行宫。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