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文献对花架设计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全城市生态,增加城市绿量,成为我们建设生态城市的首要任务。现代城市需要增加植物造景,而花架是扩大绿量的便捷方式。研究花架,不仅是要研究如何创造花架的建筑形式,而是研究怎样将植物和建筑更好地连接融合起来,以此来丰富城市景观。这也是植物造景新的一番广阔天地。
在关雅文撰写的《环境空间中的花架设计研究》[1]论文中,介绍了花架是一类支持植物生长而设计的构筑物,属于架类家具。花架具有许多丰富的种类,室外按场合分为园林花架、公园花架、室外阳台用花架,还有室内花架,据此分为很多形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建筑功能。我国从古代开始就对花架设计颇有研究了。如著名的苏州园林中,拙政园内的竹木花架设计与藤蔓植物相互结合的设计。到了现代也可以见到许多花架造景的例子,如南京的情侣园,上海的植物园,昆明世博园等。
在李敏秀撰写的《架类家具设计研究》[2]论文中,古代花架被称为花几或花台,做工精美,用于摆放花瓶、盆花或盆景。明清前流行矮型花架,清代后则开始流行高型花架。现代花架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各类住房的各种要求,形式上变得多样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几状或台状,出现附墙式、或一个支架上连接几个平面、甚至成阶梯状。在于辉撰写的《室内移动式组合花架的设计》[3]中所介绍的室内移动式组合花架,就是新型花架设计中的代表。这种组合式花架在花盆挂架、花盆托盘、移动底盘、立柱等零部件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设计,能够随意转动角度,完美适应了花卉群生的特点。不仅整体美观大方,且价格低廉,还同时节省占地面积,能够实现立体化养花,可以提高楼房室内养花的数量和质量,也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类似的全新设计逐渐变多,花架也开始逐渐体现其艺术品的本质。
- 国内对花架设计目前存在问题的研究
在吴展齐的《花架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及原则》[4]中提到,一个好的花架作品,需要根据它所处的环境氛围、建筑功能需求进行设计,要与整体设计风格协调统一,融入整体环境。针对这一要求,现市场中的花架目前还存在一些相关问题。
在朱春福,耿美云,于雷,王崑等人的《花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5]中提到,现有花架存在尺度与空间设计随意,以及植物材料设计不理想等问题。进行花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营造绿化更好的环境。无论设计何种形式的花架,设计者都应认真处理好是花架的体型与环境的关系,以及花架自身各部分的比例尺度。现有的很多花架设计过于随意,体量与环境不协调,花架自身各部分的比例设计也不当。并且,现阶段的花架设计者多为景观设计师或建筑师,他们在设计中更多地考虑造型、截面、构建或建筑方面的因素,而对植物的设计考虑得较少或者不考虑,应该主要从这两方面来改进。
- 国内对现代居室室内绿化设计的研究
在张蓓的《家居室内空间的绿化装饰及应用研究》[6]一文中,如此定义了家居室内绿化装饰的概念:将自然景观交叉、渗透、融入室内,是以植物为主要材料进行的室内绿化,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装饰艺术。通过以室内观叶植物为主的观赏材料,使绿化与室内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整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室内环境的和谐统一,使房间得到净化、绿化和美化。在任艾英的《室内绿化设计研究》[7]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室内绿化设计作为现代室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将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徐斌,周光辉的《室内绿化设计探讨》[8]一文中阐述了室内绿化的功能与作用。良好的室内绿化能够美化室内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室内微环境,还能够陶冶情操,调节情绪,修养身心,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同类型的居室应该采用不同形式的绿化方式和不同类型的绿色植物。居室类型可以分为客厅、阳台与窗台、餐厅、卧室来进行考虑,植物则可以根据净化空气的要求、室内空间格局的要求、以及居室主人的审美要求进行考虑[9]。在周翠微的《室内绿化设计的原则与方法》[10]中总结到室内绿化设计需要注意的四点原则,即整体原则、适量原则、自然生态原则、审美原则。把握好这四点原则,是精准地达到室内绿化设计目的的基本要求。
4.国内外对室内绿化发展及趋势研究
在国内,室内绿化的发展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喜爱亲近自然,与自然同呼吸。这一点从很多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大量的书画与古诗中都出现对自然的描绘与赞美;自古以来便有踏青、登高、春游等习俗,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