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工业设计系本科毕业设计
课题背景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尤其是由于疾病难以或无法移动的老年人,更加需要专门的护理设备。在医院、社区、家庭、养老院等场所,此类产品有较大空缺,具有一定的设计需求。分为基于三折结构的护理床模块、基于数据处理的中央控制模块、基于体重检测的体重秤模块、基于系统供电的电源模块和基于用户操作的上位机模块[1]。实现对于老年人护理床的基本功能的设计。
受众分析
结合任务书可知,本设计的受众不仅仅是需要使用本多功能护理床的老年人病人,也包括护理人员以及相关家属。对于直接使用者,应该为其从安全、健康、舒适的角度出发;对于护理人员,应从高效的角度出发;而对于其他相关家属,则是降低心理压力,为其提供一个能够实时看到老人安全的信息反馈系统。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上的退化,相应的产品人机界面设计、各类操纵系统均应有所相应的调整,对于老年人人机界面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设计原则,分别是合理性设计原则、舒适性设计原则、实用性设计原则、安全性设计原则以及具有符号特性的文化性设计原则。[2]为老年人提供整体的,便于操作的,简单易懂的操作界面。同样的,对于多功能护理床的三折结构,也需要进行尺寸优化,结合设计人群的人机工程学进行优化。对于老年人的实际测量,将身高均值与1988年统计的《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成年人身高中位数男1 678 mm、女1 570 mm对比, 分别降低了13 mm和8 mm。老年人肩关节、肘关节的平均活动能力低于正常水平, 表明关节老化导致了肢体活动能力减弱, 这使老年人上肢控制的区域缩小, 某些普通人能取放的位置, 部分老年人可能就难以企及。[3]
由于本课题不仅针对多功能护理床的功能造型设计,还包括机械结构、控制系统,以及应用的设计,故在设计过程中,应不仅仅考虑感性因素,而且应更加重视理性因素。从宏观上看,这形成了以多功能护理床为中心的一整套生活行为的设计,从独立的个体上看,这有助于减轻使用者、使用者家属朋友,护理人的工作压力。一整套系统划分为手机应用端、护理床端,再细分又包括各类传感器以及数据存储与处理端。在此也就体现出独立个体经过整合后,实现1 1gt;2的效果。当前医疗行业越来越重视智慧性以及智能化,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广泛运用无线射频技术。医疗行业追求高质量以及高效率服务, 通过无线射频技术能够对于医护人员和住院病人实现良好身份识别, 另外无线射频能够对于患者以及医护人员进行有效定位。除此之外, 患者佩戴无线射频腕带, 能够对于患者生命体征信息进行充分采集及监督。[4]由此可见,结合智能化系统,能够为指定的使用人群提供更加高效的、全面的服务,同时能从一定层面上降低相关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具有多赢的特点。而且目前结合我国国情,适老化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所重视,如何为该类人群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