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背景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规划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位于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也是连接陆地和水域的枢纽,其具有丰富的景观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景观设计在当今社会生活环境必不可少,其既能够满足日常防洪和水利功能需求,又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空间。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最富活力和景观特色的生态系统,此次所选场地为天津海河码头遗址。依附其特殊的文化特征以及场地需求进行滨水景观带设计。通过对现有海河其沿岸明清废弃码头进行景观滨水场地的改造,在深入研究城市河流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依托天津文化特色进行码头设计。
1.1价值意义
滨水景观是一个城市经济、文化的中心,它集中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因此,在进行滨水景观设计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是非常必要的,以城市的地理、人文环境为依托,通过合理的设计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中,可以很好的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城市精神文明的发展。当前城市在设计滨水景观时,由于种种原因在融入中国文化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需要城市管理者和设计者重视滨水景观设计,正确把握融入中国文化的技巧和方法,设计出反映城市文化内涵的滨水景观,推广中国和城市文化。
2、研究现状
2.1滨水景观设计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到位
中国文化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只有充分理解并挖掘中国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的运用。中国文化虽然内容广泛,但是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两种,地理、建筑、文物、诗词文字等都属于有形文化,传统习俗、各地风情、思想精神等属于无形文化。滨水景观设计在融入中国文化时,通常只考虑了有形文化的部分,例如,设计时大多通过简单的理解和模仿,用有形的建筑、雕塑、亭台、诗词等作为中国文化的表达形式,这种方式忽视了对无形文化的挖掘,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过于片面,通过简单的建筑等无法准确表达中国文化,也无法发挥中国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
2.2滨水景观设计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时缺乏规划
将中国文化融入到滨水景观设计中可以很好的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内涵,使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发展和传承中国文化。目前在滨水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很多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以当地自然环境为依托,融入包含中国文化元素的建筑、图画、文字等来表现。但是设计师在运用中国文化元素时通常会在数量和布局上把握不当,将可以使用的所用元素都用到设计中,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简单堆砌,缺乏科学的安排和规划,设计过于杂乱,主题不够突出,无法展现出滨水景观的特色和城市的文化内涵,偏离了将中国文化融入景观设计的初衷。
2.3居民对滨水景观的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感知缺乏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