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衣”的视觉设计
摘 要 :百家衣又叫百衲衣、百岁衣、百福衣等等,是一种典型的汉族民俗儿童服装,流行于中国多数地区。旧时汉族民间育婴,要向众邻亲友讨取零星碎布,缝成一件百家衣给小孩穿上,谓能得百家之福,小孩少病少灾,易长成人。如今,百家衣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保护好它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促进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 :百家衣 百纳 服装 非物质文化遗产 拼布
引言 :百家衣是一种典型的汉族民俗儿童服装,喻意婴儿健康长寿。百家衣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重拾这种有趣的民俗文化,把原始形式的百家衣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当下审美而又不失传统意义的百家衣系列作品。
理论部分 :
百家衣的由来及意义 :
旧时医疗条件有限,生孩子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经常有分娩过程中大人或者婴儿死亡的情况。即便婴儿生下来时好好的,成长过程中也难免要经历种种疾病、灾难、伤害等,尤其是那些婴幼儿最容易得的传染病,更是给孩子们带来了致命的伤害,以至于婴幼儿的死亡率很高。
为了让孩子能健康长大成人,人们就想出了穿百家衣的习俗。说如果给婴儿穿上用一百家身体康健孩子穿过的衣服布料做成的百家衣,孩子就会健康长寿。
百家衣在各地、不同层次的人群之间有不同的叫法,诸如百衲衣、百岁衣、和尚衣、破衲衣、补衲衣、百福衣、等等,其实指的都是百家衣。一般来说,百家衣是在婴儿出生前后,家人向众多街坊、邻里、乡亲、亲戚等讨取零碎布帛,缝制成衣服给婴儿穿。一方面,在向众人讨要碎布的过程中,大家都会有祝福的话送上,相当于百家衣上带着很多人的祝福;另一方面,百家衣是以碎布拼成的,对于富贵之家来说,相当于对外宣称,我家孩子不贵重,穿的衣服都是旧的,不好的东西就不要来纠缠我家孩子,以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有时候,人们还故意找穷人家讨要旧布,为的是取其贫贱好养活之意。就如给孩子取名“狗剩”等贱名一样,就为了孩子好养。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