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哈巴森林露营休闲基地规划设计文献综述

 2022-08-02 15:10:31

{title}{title}


一.与所选题目相关的研究进展、现状(主要分析本设计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着重说明自己的选题经过、该课题在国内外的设计研究动态(所列中文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20篇)、对开展此设计研究工作的设想、所选题目的意义(包括设计意义、实用价值、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以及自己准备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或突破及预期成果等):

1选题名称

白哈巴森林露营休闲基地规划设计

2选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2.1选题来源

自选题目,汽车、房车等自驾车露营地的开发和露营旅游的发展正顺应了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者的需求转变趋势,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加切近自然的体验大舞台,同时也为传统的以自然观光旅游为主的目的地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

2.2选题依据

2.2.1选题背景

随着国内自驾车游客和背包游客的增多,露营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户外休闲方式。远离都市的喧嚣,投人自然的怀抱,在湖光山色的静谧中感受另类的生活乐趣,这正是露营的理念所在。所谓露营(Campign),通常是指游客携带帐篷等必要的户外生活用品,在不依赖固定房屋、旅舍等建筑设施的情况下,野外生活、停宿的休闲活动。近代露营源于1861年美国,当时是为了在自然环境中开展对青少年的理想教育而发起的。由于这项活动既能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又能使参与者体验到人与自然亲近的种种乐趣,所以很快流行起来。尤其在二战以后,西方各国纷纷掀起一股在大自然中集体生活的热潮。随之,一个颇具规模的露营服务业也悄然兴起。现如今,仅在美国就有两万多个露营地,其中23/左右为私人所有;服务项目也已经扩展到了餐饮住宿、设备租赁、户外运动和车辆维修保养等。由于经济的相对落后,露营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也是少数尚未得到有效开发的旅游产品之一。陆军1对我国露营地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我国露营地尚处在起步阶段,质和量两方面都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在需求方面,如果按美国露营地需求标准计算,中国城市对礴营地的需求量为110万个2。尽管这个数字有待考究,但多少说明露营地在我国的发展空间之巨大;也显现出我国露营地供需现状极不平衡。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我国露营地及其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得到有益的启示。

2.2.2露营地开发顺应现代体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在体验式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旅游业正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随着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加以及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促使旅游者的旅游方式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旅游者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也要求旅游更具有体验价值,传统的旅行社组团旅游己经不再是旅游者出游的首选,更多的人选择自主性比较强的自驾车出游、背包徒步旅游等方式出游。以帐篷、自驾车、房车等露营地的开发建设和露营旅游的发展,正顺应了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者需求转变的新形势,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加贴近自然的体验机会和场所,同时也为传统的以自然观光旅游为主的目的地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游客需求的不断更新变化,旅游业不断出现新的业态和新的项目主题,旅游业不断推陈出新,衍生出个性化、休闲体验化等具有吸引力的自助旅游方式和旅游产品。旅游新业态不断涌向,如直升机低空飞行体验、邮轮游艇、房车露营等新兴的高端旅游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关注和青睐。

3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有关露营及露营旅游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露营旅游发展的历史较久,对于露营的概念和露营旅游方面的文献研究较多、范围较广,国外学者对于露营地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年代。最早的研究仅仅停留在露营地概念介绍以及露营地社会文化特征及变化方面,到了 90 年代,随着世界旅游活动的开展和休闲项目的开发,露营地的理论和实践才逐渐受到重视。专家学者对露营地的发展作了相关研究。如 Robert W.Douglass15认为,近代露营活动的开展,以及 1885 年在纽约郊区出现的 YMCA 露营活动,促使各类露营活动迅速开展,并在 1900 年出现了以残疾青少年和儿童为对象的夏令营露营活动,使露营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这会在未来世界旅游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外对露营地研究中,对于露营地的研究多侧重于露营地的经营管理、露营文化等方面,国外的学者认为露营旅游受到历史文化的变迁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会对露营旅游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Divid Leroy Harmon16研究了美国露营旅游经历的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受到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美国文化差异的影响,每个阶段的美国露营旅游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Melissa A. Van Hyfte17则以美国阿拉巴马州公园研究案例,对公园内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分析阿拉巴马州旅游业发展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旅游服务等因素,提出露营地的经营和管理对策。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露营旅游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差距比较大,目前研究领域多集中于露营地的规划与露营地旅游产品开发以及露营地的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研究,对于露营旅游业这一单一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发展对策研究较少,同时在研究专业度上不足,硕士级别以上论文数量很少。中国大陆地区最先对露营地展开研究的是吴楚材17,在对国内的露营地的数量、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和法国两国露营区的分类系统和分级标准,系统分析了我国露营地的发展前景、建设条件、建设策略和建设内容。此外,其他一些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露营旅游进行了研究。例如赵亮(2008)18在文献中阐述了露营地旅游产品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露营地旅游产品在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开发与创新。杨雅莹(2011)19对中国露营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对目前中国发展露营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朱晓蕾(2012)20则从文化的观点和角度对中国露营旅游产业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文化因素在发展露营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二、 有关房车露营旅游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韩日及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房车露营旅游产业发展时间较长,体系已经相对成熟,这些国家和地区很早就成立了房车露营旅游相的管理协会,并且在房车保有量和露营地建设规模和数量等产业基础层面上都已经较为成熟与完善。但是专以房车露营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较少。笔者外文期刊上统计到有 Beltane C L (1969)、Dorman PW (1979)3、Tourism Management (1989)4、 Dalen J. Timothy, Victor B (2009)5、 Te y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ume 4 (2010)6等者与杂志对露营旅游特征做过简单介绍,主要集中于广义露营旅游的研究,于房车露营旅游的专项研究很少。

(二)国内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房车露营旅游在国内的逐步发展,国内对房车露营旅游目前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在国内较早期的一些论文中,许多作者对房车露营旅游的研究只停留在房车的概念和露营地的概念等方面。随着政府及社会层面于汽车和房车露营旅游的重视度加强,最近几年无论是硕士毕业论文还是学术期刊对于房车露营旅游都做了许多不同方面的研究。许多作者结合房车露营地开发的实例,在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市场营销、管理学、规划设计学等不同的理论对我国房车露营地的设计与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及发展策略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例如,在对房车露营消费者意愿方面,李蓓(2012)7运用昂谱理论,引入游客体验分析,对消费者群体的需求特征进行分析;郭丽娜(2012)8通过对宁波象山汽车露营地进行实地探访和游客问卷调查,综合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宁波汽车露营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得出宁波汽车露营旅游发展的综合对策。

在房车露营地产品的规划与设计方面,李景(2011)9通过对比国内和国外房车露营的不同使用方式和营地功能与服务,突出房车营地合理、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杨华伟(2014)10从工程学的学科角度,对小型的拖挂式房车进行了研究,在项目具体设计层面设计出符合中国人习惯的房车模具参考图和房车内外设计等,同时运用 SAMMIE 人机分析软件,依据中国人体数据构建人体数字模型,建立起房车内不同的功能分区。

在房车露营地的开发建设与运营方面,万展强、张绍文(2011)11从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层面,分析房车露营地和房车企业目前的发展困局,面对房车及露营地企业存在的多角化经营问题,提出应对多角化的对策;在房车旅游市场开发方面,崔玉敏(2013)12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海南的游客进行调查,运用田野调查法、统计分析和专家访谈法分析海南房车旅游的市场需求,进而对海南房车旅游的市场定位和市场开发策略进行研究。陈聪(2013)13则从结合旅游产品层次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分析中国和海南省发展房车露营旅游的条件,并从核心产品、基本产品和延伸产品三个层面提出总结上述文献,我国房车露营旅游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运理论和研究放上较为单一,缺乏系统和专项的研究,同时多为定性研究,有针对性的定量研究尚显不足。

4研究目标与思路

4.1研究目标

首先,通过分析国内房车露营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其先进发展模式和产品开发运作模式,借鉴其先进发展经验;其次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房车露营旅游的现状进行简要说明,而后对白哈巴发展房车露营旅游进行可行性分析,运用 SWOT 法分析巴哈巴发展房车露营旅游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运用实证研究法,选取巴哈巴为对象,对其进行实地调研,对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对规划后的露营基地游客行为特征进行基本的分析,同时对游客满意度进行综合的评价研究,凸显案例的典型代表性;最后在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的一般共性分析基础上,提出并修改出适合白哈巴房车露营旅游发展规划。以此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房车露营旅游理论研究提供帮助,推动白哈巴与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趋势更好的实质性接轨,以此更好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4.2研究思路

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即技术路线图:

4.3进展及突破

发展房车露营旅游,需要政府、旅游开发商充分了解游客行为特征。在对露营旅游者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和资料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包括性别、年龄、收入、学历、职业、家庭距离等游客基础特征影响着游客是否会选择房车露营旅游这一相对新兴的旅游形式;而出游目的、出行方式、获取信息渠道、重返意愿等因素则是游客行为决策特征的主要构成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露营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和空间行为。因此,对于政府和旅游开发商来说,在白哈巴开发房车露营旅游,需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预估和市场布局工作,就必须加强对游客行为特征的研究。

现阶段发展房车露营旅游的关键是加强露营地的建设,同时注意营地环境的保护。从房车露营地的游客满意度分析结果可以看到,营地环境、安全建设、网络建设等因素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为制定云南省房车露营旅游业的发展对策提供有利依据。同时,由于营地资源与环境是目前新疆房车露营旅游的最大吸引点,为了有效延长房车露营地的生命周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坚持露营地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优化社会经济综合环境是新疆房车露营旅游发展的内动力。在白哈巴房车露营旅游业未来发展中,地方政府、开发商和经营商要进一步分析、把握主要影响因素,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着力于制定汽车和房车露营旅游业的政策范和行业标准,以此加强市场的建设 ,同时要引导行业协会的建设和完善,利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等措施来增强房车露营旅游的社会经济综合影响力,营造房车露营旅游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

5参考文献48495051 10111213-16

[l]陆军.广西自驾车旅游营地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07年,第3期:35-39

[2]吴楚材.论中国玲营区的开发建设[J].旅游学刊,1997年,第5期:37-40

[3] F.B.Green. Recreation vehicles: A perspective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Volume 5,Issue 4,October-December 1978,Pages 429-439

[4] European automobile industry report 05 [R].Europe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2005

[5]“The Caravan Club-About Us”Caravan Club.Retrieved 2008-05

[6] Grzinic. J,Zarkovic. Positioning of Tourism in Central Dalmatia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amping tourism [J].International Journal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0,4(3): 525-535.

[7] 吴楚材. 论中国野营区的丌发建设[J].旅游学刊,1997(5):37-40.

[8] 焦玲玲,章锦河.我国露营旅游发展与安全问题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4: 92-95.

[9]王永辉. 对我国汽车露营地运营相关问题的思考[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4: 1-8.

[10] 张斌锋. 中国房车行业可持续性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

[11] 黄艳华. 云南公路沿线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露营地建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

[12] 张晓燕. 我国自驾车旅游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13] 贾小换. 森林公园野外露营地开发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

[14] 王永辉. 对我国汽车露营地运营相关问题的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7

[15] John W. Hullender. Motivational Dimensions of the Camping Experience [J].Journal ofLeisure Research, 1977,9(2): 133-148.

[16] Paul R. Fidgeon Holiday caravanning in Wales~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site inventory[J].Tourism Management, Volume 4,Issue 3,September 1983,Pages 199-208

[17] Howard Davies. The impact of competitive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on design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UK touring caravan industry [J]-Design Studies,Volume14,Issue 4,October 1993,Pages 365-378

[18] 蔡克信. 法国露营旅游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N].中国旅游报,2009-12-06.

[19] 张婷. 覃林华.桂林发展露营旅游初探[J].旅游论坛-旅游市场研究,2009,2(6):917-921.

[20] 赵亮. 露营地及其旅游产品开发初探[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8,29(2):95-104.

[21] 王永辉. 对我国汽车露营地运营相关问题的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7

二、研究计划

[1]2018年1月~3月:收集论文所需的相关资料及数据,加以选择整理,列出论文提纲。

[2]2018年4月:按照论文提纲,结合相关资料完成论文初稿。

[3]2018年5月: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完善,5月底完成论文,准备答辩。

资料编号:[79204]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