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城市江西-湖北-湖南段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布特征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2 15:18:38

“沿江城市江西-湖北-湖南段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布特征研究”文献综述

1.华中地区沿江城市发展背景概况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进入高发频发阶段。比如,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全国频繁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污染天气等等。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正像人们总结的那样: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华中地区也部分存在这些问题,但相对与华东地区而言,华中地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了解目前华中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对于今后的经济发展、沿江城市的城市建设具有指引作用。

2.国外经验借鉴

2.1美国经验借鉴

密西西比河是纵贯美国南北的第一大河。在其开发过程中,流域管理机构结合流域资源优势,通过制订合理的开发模式和发展规划,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腾飞。目前,长江流域正面临着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借鉴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开发经验,长江流域开发应改革管理模式,制订完善的区域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增强长江黄金水道的辐射带动作用,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以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华中地区而言,密西西比河的对于流域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模式,对于华中地区具有指引作用,尤其是跨越行政区划的流域管理局,对于华中地区沿江城市的发展具有管理上的借鉴作用。

2.2德国经验借鉴

莱茵河两岸,是欧洲经济最发达国家的聚集区,在其开发过程中,创造了巨大财富的莱茵河也付出了惊人的代价。近三十年,莱茵河正在渐渐恢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对影响流域生态系统的有关因素,包括水、土、生物及相关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处理好长江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将成为未来20年长江流域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在长江经济发展中,借鉴莱茵河的经验,尽快采用严格的环境管理标准,严密监测,强化监督,依法治理。对于华中地区而言,经济发展仍是第一话题,其经济仍有巨大发展空间,现有的法律有时无法有效制约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在追赶东部的过程中,难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莱茵河的经验告诉我们,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的代价是巨大的,均衡发展,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势必是华中地区的优先选择。

3.研究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