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
目前,城市广场的建设在我国顺应城市发展的规律,以提高城市的自身品质为宗旨。在古代,我国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局限,传统的城市广场由于森严的分封等级制度往往高度封闭,结构和布局一丝不苟。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引起了城市建筑拥挤,密度过高,导致居民的生活,工作环境质量大大下降。由于人们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质量的迫切需求,城市广场被认为是得到改善的有效途径。而城市广场的使用者通过空间,距离,心理等方面选择使用,我国在城市广场少年儿童的时空行为处于探索阶段。
关于城市广场的时空行为,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柴彦威[1]从时空行为上分析,传统的城市建设缺乏人文关怀,面对居民的一些服务系统还远远不够。信息化带来大数据的机遇,对于研究城市时空行为的人来说,需要大量城市生活的个体的相关数据,由于传统的关于人的流动、移动数据的有限,调查人的活动项目是局限的。现在有了手机数据、签到数据和消费数据等,这些数据的背后隐含了居民的行为和空间使用。
张安,丁登山,沈思保[2]运用曲线技术分析南京游憩者的时空分布规律与活动频率,得出城市游憩活动在日变化和季变化上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城市游憩活动的重游率随距离衰弱,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空间开敞的游憩设施拥有更多回头客。不同动机游憩者空间分布模式不同。
赵莹,柴彦威,桂晶晶[3]提出了休闲时空行为的主观选择与客观制约并重的研究立场。从地理学、交通学和时间地理学3个学科与理论视角梳理对城市休闲行为从宏观到微观上的认识过程。通过对少年、青年、老年人的调研,休闲行为涉及到个体身体健康、休闲习惯与个体心理健康。休闲时空行为重视每一个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休闲行为剖析其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入和社会资本,有助于清晰城市快速发展中空间与社会问题。
常怀生[4]在《建筑环境心理学》提出了视觉是人感觉外界环境的主要途径,根据不同的距离,人们通过背景,光照等因素有所感知,这是人了解、认知他人的距离界限,被称为“社会性视域”,随着距离的变小,人们能跟家看清对方,在这样的情况下,见面才能变的令人感兴趣,并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被称为“交往性视域”。广场的大小尺度对人们的心理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国外研究:
在西方人眼里“城市广场”被视为城市的客厅,从2000多年前古希腊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起,城市广场就一直是人们进行交流、观赏娱乐、休憩活动的重要场所。外国开放空间的形成比中国早一些,对儿童少年的时空行为也处于探索阶段。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