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空间-文化的特色小镇构建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2 15:24:53

“基于产业-空间-文化的特色小镇构建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文献综述

1 江苏省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2015年1月,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色小镇”作为关键词被提出,[7] “特色小镇”概念并不是浙江省首创,但是浙江省却将特色小镇建设得如火如荼,甚至在全国掀起了向浙江学习的热潮。

近年来,江苏省与浙江省毗邻而居,经济上也一直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在浙江省提出特色小镇的创意并且大力发展时,江苏省也处于经济型升级的关键点,随之乘坐了发展特色小镇的“列车”。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部委有关文件,推进江苏特色小镇建设。[1]2017年2月,江苏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加快培育创建一批具有江苏特点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意义在于:培育创建一批特色小镇是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平台、落实“聚力创新、聚集富民”的重要载体。[14]

2 特色小镇的发展和内涵

2.1 发展

小镇自古有之。从规划层面看,中国的小镇规划历经三个阶段,与之对应也出现了三代特色小镇。

以周庄、乌镇为代表的第一代旅游特色小镇。其产业类型相对简单,采用“旅游 相关附属产业”的模式。这类小镇以原有建筑和小镇空间特色作为旅游吸引点,结合本土文化,形成具有不可复制性的旅游产业。由于这类小镇以保护为主,对资源优势依赖较大,市场性较弱,基本以政府开发为主导。

以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镇为代表的第二代风情特色小镇,以居住社区为主要功能,并融入了更多的居住和公共服务。这类小镇通常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兼具旅游功能,缺少本土文化和主导产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