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将以真实的城市设计项目——重庆市万州区万州北站北片区城市设计为依托,并根据项目特征分别从动、静、显、隐四个维度,综合运用POI、手机信令、LBS、街景图片等大数据,对站区空间形态等要素等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开展专题研究-基于国内外站区形态对比的三代站区范型研究,并基于研究结论,进行针对性的城市设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将学习不同思考角度及分析维度下,城市空间分析的大数据技术方法,探寻城市空间生成及运行的内在机制,并应用于万州北站片区城市设计的前沿城市设计项目中。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指导教师团队的技术研发成果与实践运用经验,依托数字化采集、数字化调研、数字化分析,到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表达和数字化管控的完整工作流程进行研究学习。包括手机信令、LBS、街景图片、POI等在内的数据模块化的功能簇群、全流程的软件开发为课程设计的推进提供了跨越障碍的保障。
此次设计课程能够学习与了解数字化城市设计的基本框架,尝试探索数字化技术与城市设计结合的途径与方法。对于未来研究生科研深造或进入工作岗位都是一次对过去学习的总结提升和未来学习工作的储备探索过程。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当代国内高铁站区的空间形态往往远远超出人体感知适宜的范围程度,人群活力的疏导和特色意象的感知容易被忽视。因此,课题基于多源大数据对国内外城市站区空间形态进行综合性研究评价,并深入挖掘与展开,将经验与成果应用于指导万州北站站区的空间形态塑造中。
课题的关键问题在于把握站区形态对于人群活力与意象感知的影响机制,以及推动站区空间形态演变的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大数据辅助与引导进行城市设计形态优化与落实,借助站区交通功能分析——国内外各站区路网数据及实时交通流量数据、站区功能布局分析——POI地图兴趣点数据、站区三维形态分析——城市意象感知分析大数据与空间形态交互技术等创新方法展开研究学习。
课题的难点在于三代站区空间原型的研究与如何将其切实落入设计中,应通过对万州北站形态现状的分析选取适宜的站区发展模式,再进行万州站区空间原型的确立与设计,最后,在大数据的辅助下对万州北站站区进行深化设计。
三、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本课题的出发点在于对于三代站区范型的归纳研究,如何得到符合现实逻辑且对现有理论基础进行高度概括的理论范型成为需要打好坚实基础的第一步,因此对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分析。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