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城市空间特色的研究起步较早,起先一些学者针对当时城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对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形态的优化进行研究,如霍华德与“田园城市”、伯吉斯与城市同心圆空间模型、赖特与“广亩城市”等,都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致力于提升城市形象与品质的模式。
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家、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书中强调了城市规划应重视各种人文因素,指出城市拥有三个基本使命,即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芒福德在此书中提出了要直面城市风貌特色的消亡问题,这本书对城市特色的理论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城市意象的五要素,即区域、边缘、路径、节点和地标,城市空间特色可以从这五个方面进行识别与塑造。这也对推动城市空间特色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966年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一书中运用理性主义类型学的方法分析了城市特色,提出关怀城市建筑的人文价值。1969年英国园林设计师伊安·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提倡设计尊重自然,为塑造城市空间特色提供了新思路。随着诸多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国外学者不再局限于空间层面的研究,从人的心理需求、历史文化传承、人性化尺度等多方面展开了更丰富的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新传统邻里思想”作为美化旧时代城市空间格局的思潮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它提倡将不同功能用地混合使用,建设利于步行的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环境。这种思想强调突出当地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特征。80年代中期,一些从事城市规划、城市景观的学者提出了“城市空间特色”这个概念,而在规划实践上,城市空间特色规划在规划实践中的首次应用是在旧金山的分区规划中将城市空间特色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城市空间特色的研究更加多样化和综合化,且与城市设计、其他专项规划在空间层面有所关联。国外学者不满足于通过城市设计实践间接解决“千城一面”的城市特色危机,而是通过城市空间特色专项规划保护、塑造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特色。如墨尔本的Marcus White认为应通过整合破碎的城市资源,从自然生态、都市风格和历史人文三个方面挖掘城市空间的专属特色,在与城市设计实践的协同合作过程中,得出更加明确的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策略。此外,城市空间特色研究不断引入新的技术手段,量化分析成为新时期的重要分析手段,未来的城市空间特色规划已离不开数据分析的支撑,如C.Berger利用卫星照片和地信技术,对比德国城市的二维平面数据(如建筑覆盖率、区域建筑数量等数据)和三维立体数据(建筑高度、建筑容积等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绿化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特色的决定性要素。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我国城市空间特色研究起步较晚,早期城市建设常常受到国外城市建设和理论研究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特色规划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80年代起,城市辨识度的逐渐减弱引起了学者们对塑造城市空间特色的研究。1985年,王屹就建筑高度布局展开对北京城市空间特色的分析。之后侯仁之、郑孝燮从物质和精神层面讨论了北京应有的城市空间特色。城市空间特色建设引起了广泛重视,郑州、西安等城市也提出了关于城市空间特色的思考和发展方向。这一时期城市空间特色规划侧重于城市的历史建筑与传统街道、城市环境的保护问题。
随着90 年代我国学者对外国优秀城市空间特色的考察和对城市空间特色相关理论的研究,很多城市规划工作者或建设者逐渐将国外经验运用在我国部分城市的特色塑造中。参考澳洲、北美、新加坡等城市对传统居住建筑、居住街区、废弃工业用地等历史性空间的积极保护,研究学者认为历史风貌是最能体现城市空间特色与吸引力的部分。因此成都、上海、丽江等城市的规划实践,都是从历史建筑、空间保护的角度出发,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城市空间特色在这一时期融入了城市设计的范畴,如王佐借鉴城市意象的五要素从哈尔滨的城市布局、天际线、城市轮廓等方面着手研究城市设计,实质上仍是对城市空间特色的总结。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