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至桃岭道路施工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量的快速增长,现状道路标准,通行能力已不能满足交通出行的需求,造成部分路段,节点高峰期用的拥堵的现象严重,需对区域部分道路逐步实施改造,增大道路的通行能力,并根据道路沿线实际情况,增设人行系统等设施,提高道路综合服务水平。【1】市政道路建设其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人民,所以在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时要本着以民为本的原则,要根据科学理论,根据城市自身的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本文主要从路线设计和路基处理方案以及排水的设计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路线设计,路基处理,道路改建。
一、道路施工的路线设计
在线形的选择过程中,要规划出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面对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选线的过程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1、结合梅山至桃岭地形合理布设路线走廊;2、必须实现项目作为交通运输的功能;3、尽量减少两地间交通运输与地方交通的相互干扰;4、路线应兼顾两镇对外交通出行需求;5、路线应顺应地形、地物的要求;6、路线应满足尽可能顺捷的原则;7、路线应尽可能避免大规模拆迁;8、尽量选择较好的建设条件以降低工程造价;9、尽量减少与其他设施间的相互干扰;10、注意路线与周围环境的协调[2]。
路线方案选定思路,是在对项目的性质、功能及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地区总体规划及产业布局等各种控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各种可能路线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选后最终确定推荐路线方案。路线选线在满足主要控制因素要求的前提下,以顺捷为主要原则,兼顾地形、地物和环境要求,尽可能避免与既有设施相干扰,对重要工点进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分析,以确保路线的可行性。【3】
二、路基处理
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承受着土体本身的自重和路面结构的重力,同时还承受着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所以路基是公路的承重主体。【1】路基承受行车荷载作用主要在应力作用区,其深度一般在路基顶面以下0.8米范围内。此部分的路基可视为路面结构的路床,其强度与稳定性要求,应根据综合设计的原则确定。路基设计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充分收集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基础资料,并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在充分考虑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路基填挖高度环境景观等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及边坡坡率,进行路基排水防护弃土取土等的综合设计,加强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12】
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一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路基设计:1、选择路基形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2、选择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3、定边坡形状与坡度;4、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5、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6、附属设施的设计。【1】路基的填挖高度,是在路线纵断面设计时,综合考虑路线纵坡要求、纵坡稳定性和工程经济等因素确定的。从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出发,路基上部土层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基高度应根据临界高度并结合公路沿线具体条件和排水及防护措施确定路堤的最小填土高度。【6】路堤填土的高矮和路堑挖方的深浅,可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PG D30-2004)的规定,使用常规的边坡高度值,作为划分高矮深浅的依据。路基边坡坡度对路基稳定十分重要,确定路基边坡坡度是路基设计的重要任务。【4】路基边坡坡度的大小,取决于边坡的土质、岩石的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和边坡的高度。在陡坡或填挖较大的路段,边坡坡度不仅影响到土石方工程量和施工的难易,而且是路基整体稳定性的关键。【11】因此,确定边坡坡度对于路基的稳定性和工程的经济合理性至关重要。一般路基的边坡坡度可根据多年工程实践经验和设计规范推荐的数值采用。同时,我国《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针对各种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压实标准。路基压实对整个道路工程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为了确保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和行车安全,与一般路基工程有关的附属设施有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堆料坪及错车道等。【7】这些设施是路基设计的组成部分,正确合理地设置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