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移动智能装备产业园楼层结构设计文献综述

 2022-10-25 11:10:12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现代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随着建筑高度和功能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是要选择合理的抗侧力体系,其中基本的抗侧力单元是框架、剪力墙、实腹筒体、框筒及支撑。而在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最常用、也是用的最成熟的体系主要是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筒体结构。各个建筑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及效果、侧向刚度的大小和抗震性能的敏感程度等都有所不同。在不同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下,即当承受不同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时,各个结构体系有着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对不同的建筑物应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

框架结构,是由许多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高层的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房屋荷载包括人、家具、物品、机械设备的重量及楼板、墙体和本身自重等。砌在框架内的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除负担本身自重外,不承受其他荷重。为减轻框架荷重,应尽量采用轻质墙,如用泡沫混凝土砌块(墙板)或空心砖砌筑。一般框架以现场浇注居多,为了加速工程进度,节约模板与顶撑,也可采取部分预制(如柱)部分现浇(梁),或柱梁预制接头现浇的施工方式。

本设计将主要应用《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设计》、《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等教科书中的相关知识,同时,在结构设计时还需要严格遵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相关规范。而地基基础则根据《基础工程》教科书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本设计大概步骤首先是估算屋面板和楼板的尺寸,然后估算梁的尺寸,柱子的尺寸,接着进行计算校核,对不符合的尺寸进行修改,对合格的尺寸进行完善,最终确定各个构件的尺寸。接着,进行配筋计算和受力分析,把手算结果和PKPM电算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最后,画出相应的CAD图。

参考文献:

[1] 曹双寅等.工程结构设计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邱洪兴主编.建筑结构设计(第一册)——基本教程(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

[3] 单建等.结构力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4] 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合等编.土力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5]张克恭、刘松玉主编.土力学(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